中国理论网:扎实做好新媒体人士统战工作

中国理论网:扎实做好新媒体人士统战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信工作和新媒体人士统战工作。在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正能量。”在2016年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正能量”。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新的指示,强调在新时代新征程发展网信事业,必须做到“十个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信事业和新媒体人士统战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新媒体人士统战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

一、共绘网上网下同心圆

加强对新媒体人士的统战工作,是提升网络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水平、巩固党和政府执政根基、提升党和政府公众形象的需要,同时也是践行网上群众路线、融洽党群政民关系、汇聚团结奋进力量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善于联谊交友,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搞统一战线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网络统一战线的核心要义,就是广泛凝聚共识,充分汇聚力量,积极构建网络治理共同体,努力形成网上网下最大公约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什么是同心圆?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共绘网上网下最大同心圆,要求党和政府必须在固守“圆心”的基础上,尽量扩大圆的“半径”,形成最大公约数。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极其艰巨而又宏大的事业,需要广泛汇聚各方面的力量,需要全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和衷共济。中共中央统战部之所以将新媒体人士纳入统战对象,目的就是为了将更多的新媒体人士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更好发挥新媒体人士在国家治理、政府形象建构、官民关系和谐、网络舆论引导中的正向功能而限制其负面影响,尽最大所能将互联网这个现代中国的“最大变量”转变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最大增量”,籍以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创新伟业、共圆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他再次强调“要不断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其内在的深意,就在于此。

二、科学、民主治理网络政治参与

做好新媒体人士的统战工作,要求党和政府必须科学、民主治理网络政治参与。科学、民主治理网络政治参与,就是要切实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其一,善处软硬关系。治理网络政治参与,必须正确处理好软与硬的关系。对于歪曲事实、捏造谣言、恶意炒作,挑战公序良俗、突破道德和法律底线、进行非法政治社会动员的行为,必须予以严厉打击;对于资本和权力的恶意渗透和幕后操纵行为,必须予以依法严惩,以净化网络生态,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但对于未违背基本的法律、制度、规章和道德的非主流、但又无害的政治参与行为,就应该“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以高度自信善待新媒体人士,尽量包容新媒体人士非主流而又无害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而不能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对广大网民,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让互联网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以简单压制的方式来摆平网络危机事件,是看似自负实则自卑的表现,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做法。这种处理问题和解决冲突的方式,虽然从短期来看便捷高效,但从长期来看则遗患无穷。这是因为,危机是一种情势而非事件,尽管危机往往是由事件引发,也往往表现为威胁性事件,但危机并不完全等同于危机事件。危机的引爆,“是组织内部与外部的构成要素、动作规则和发展环境由常态异化,进而裂变为威胁性系统的过程”。因此,摆平危机事件并不意味着危机的真正化解,而不过是将矛盾和问题暂时遮蔽起来;公众对该事件的负面认知及对党和政府的消极评价,也不会立刻烟消云散,而会以集体记忆的方式积淀下来,并不断累积和发酵。这些负面情绪累积或发酵到一定程度,就会再次爆发,但其引发危机的规模会更大、烈度会更高、危害会更深。

其二,善听逆耳之言。“一个理性的社会,应该有各种言论的博弈,否则,任何不据事实的偏袒都会造成阶层新的裂痕,使裂口越来越大,终致断裂到无法修复”。对待尖锐的批评意见,党和政府应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闻过则喜的心态虚心接受,而不能一听到逆耳之言就恼羞成怒,不能动辄使用封堵和专政手段予以处理。这样做的后果,无异于抱薪救火、饮鸩止渴,不但于危机化解无补,而且会恶化官民、官媒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众形象。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第一要求,这就要求党和政府,必须善于通过民主和法治的方式来化解社会冲突、解决社会矛盾,以有效增进社会和谐。而和谐,是建立在不同而非相同的基础之上的。古人云,“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正常的社会,不可能只有乐音而没有噪音和杂音;异质性声音也并非只有破坏性作用而没有建设性效应。事实上,噪音和杂音除了具有破坏社会和谐、威胁政治稳定、危害官民关系的负面效应外,还具有促进政府躬身自省、督促政府谨言慎行、提醒政府注意社会环境变动的正面作用。这正如凯斯·桑斯坦所言,“异质性不只不是障碍,反而是促成慎思明辨和更好结果的建设性力量”。社会多样化发展使人们思想多元化、复杂性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复杂、多元的思想反映到网上,就形成了网上“众声喧哗”的局面。科学、民主治理网络政治参与,要求党和政府必须正视这一现实,秉持“和而不同”的统战理念,善听逆耳之声、善纳“犯上”之谏,着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成良好网上舆论氛围,不是说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调子,而是说不能搬弄是非、颠倒黑白、造谣生事、违法犯罪,不能超越了宪法法律界限”,“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对互联网监督,不论是对党和政府工作提的还是对领导干部个人提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人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异质性声音和批判性意见,虽然听起来让人很不舒服、很不顺心,但却有利于党和政府保持清醒头脑、及时发现问题与改正错误。异质性声音和批判性意见的双刃剑效应,决定了党和政府必须以虚怀若谷的心态,广泛听取和吸纳网络“意见人士”的逆耳之言,充分发挥这些批判性意见和异质性声音的积极作用而抑制其消极影响。

其三,善用社会减压阀功能。急剧的社会变迁,不但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且也引发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负面情绪。这些社会矛盾和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及时、有效疏导,就会形成一个“堰塞湖”。随着矛盾和负面情绪的逐渐积累,这一“堰塞湖”随时都有“决堤”的危险。而互联网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情绪宣泄空间和有效的情感代偿机制。通过互联网的情绪宣泄和情感代偿,网民失衡的心理得以恢复、淤积的负面情感得以抚慰、过大的压力得以释放;相反,如果一味压制,网民失衡的心理就会进一步加剧,负面情绪就会不断淤积。达到一定程度后,这些负面情绪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其引发的严重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社会心理的“缓冲阀”“调节器”的功能。在中国社会长期高位运行的时代语境下,党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互联网这个理想的社会减压阀的作用,来畅通民意、疏导民怨、消除焦虑、理顺情绪、减缓冲突,使网民能够通过政治表达来宣泄内心的不良情绪,获得代偿性的满足与精神抚慰,从而更有利于社会和谐与政治稳定。

其四,善察非理性参与背后的深刻根源。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感性动物,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理性;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因内心深处淤积了太多的负面情绪需要宣泄,也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理性;而且,理性行为并非都是积极的,非理性行为也并非都是消极的。因此,一味批评网民的非理性政治参与行为,是不客观的;希望完全消除网民的非理性行为,打造纯而又纯的网络空间,也是不现实的。这正如陶文昭教授所言,“不论网民何种表现,归根到底都是人民的表现。网民有时理性,有时感性,有时中规中矩,有时也做点出格的事。复杂而不是单一的网民,才是真实的。希望网民都是‘理中客’即理性、中立、客观,显然是一厢情愿”。不要一味批评网民政治参与的非理性,也不要强行压制网民的非理性参与行为,而是要耐心倾听,探明真相,善于透过非理性网络政治参与这种现象来认清其本质,了解其生发的根源并有针对性加以解决。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釜底抽薪”,才能切实实现社会的善治。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全过程民主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1@ZH03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社区应急的资源动员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BSH031)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 2023 年度学科共建项目“后真相时代网络政治参与治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GD23XXY1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山东大学博士后。)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