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专辑 > 文化

读《史记》,悟人生:性格与命运

报告人:孙家洲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简 介:《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所作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有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是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的珍贵文化遗产。本期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孙家洲教授从读《史记》:“掩卷而思”和“废书而叹”、司马迁的性格与命运、秦始皇与李斯的性格与命运三个方面,为我们讲解了“读《史记》,悟人生:性格与命运”这一主题。欢迎观看。
总播放:4867
发布时间:2023-12-06 16:43
  •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孙家洲教授建议读《史记》要注意四点:第一,要读懂《史记》梳理的三千多年的历史脉络和历史基本情况;第二,要读懂司马迁的“笔法”与“寄托”;第三,要读懂“人心”与“人性”;第四,要带着感情甚至是激情读《史记》。[文稿][课件]

  •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人物的性格特征与内心世界的描写精彩而独到,并将他们的性格和命运相联系。另外,《史记》不仅还原了历史本来的面貌,还加入了“寓论断于序事”的叙事方式。[文稿][课件]

     

    孙家洲

    孙家洲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精彩观点

    点此查看学习课件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史记》,可以有不同的心得体会。

    一、读《史记》:“掩卷而思”和“废书而叹”

    《史记》由司马迁所著,它在成书后,西汉朝廷一度将其慎藏秘守,秘不示人。汉成帝在位时,东平王刘宇奏请朝廷,求诸子百家之书及《太史公书》(当时的《史记》被称为《太史公书》),想好好研读。朝中大臣经过研究,认为《史记》有许多内容不适宜流传到社会。后来,汉成帝采纳了大臣们意见,拒绝了东平王刘宇的奏请。

    历史上,无论是帝王权贵,还是文人墨客,对《史记》的评价不一。尊之者,奉为“二十四史”之首、“史学双璧”之一;贬之者,对它百般挑剔。可是,无论是褒奖,还是批判,大家都有一个共识,承认《史记》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读者在读《史记》时,他们的情绪会随着书中的内容发生喜怒哀乐的变化,甚至读着读着,总想拍案而起。

    司马迁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也是一位才气纵横的性情中人。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人物的描写非常细致、独到,不但让我们了解了历史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还将他们的性格和命运联系起来。这就使得《史记》充满了灵气,不会让人感到枯燥呆板。

    司马迁写《史记》时,并不局限当一名客观的历史记述者,而是将他的人生阅历和丰富情感融入书中,去解读历史、评价人物。司马迁认为,历史研究应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同时,“寓论断于序事”也是《史记》的重要笔法。司马迁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史记》中,或慷慨激昂、扼腕叹息,亦或冷嘲热讽,无不入木三分、感人肺腑。

    民国时期著名的文史学家李长之先生在《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中,有过这样的评论,“他那更根本的一点内心的宝藏,便是他那浓挚、奔溢、冲决:对一切在同情着的感情”。从这点来看,李长之先生与司马迁是真正的隔代知音。司马迁在《史记》中的真情流露,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心灵共鸣。

    我们在谈论如何读史书时,通常强调要客观、理性、超脱、冷静地去看待历史,应避免过多地带有个人情感。然而,对于《史记》这部经典大作,仅遵循上述方法是不够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指导学生读《史记》,并对他们提出四个要求:第一,要读懂《史记》梳理的三千多年的历史脉络。司马迁把上至黄帝下到汉武帝时代的历史脉络做了系统记载,使得三千年的历史有了“头绪”。第二,读《史记》,要读懂司马迁的“笔法”与“寄托”,要探索司马迁对某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如何写”以及“有何寓意在其中”的问题,实际上是通过读《史记》来读懂司马迁的“心”。第三,要读懂“人心”与“人性”。我们读《史记》的意义在于鉴古而知今。第四,要带着感情,甚至是激情读《史记》。如果不带着感情去读司马迁的书,很多深层的含义是品味不出的。

    如何自我鉴定是否进入“带着感情读《史记》”的状态?我的体会是:“掩卷而思”和“废书而叹”。“掩卷而思”是读书时的一个体态动作。读《史记》需要“细嚼慢咽,慢慢消化”。而“废书而叹”形容读书时对其内容有所感触而置书兴叹。

    《史记》全书有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一共是130篇,52万多字。这五种不同的体例,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补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史学体系。《史记》的内容涉及当时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堪称百科全书式的古典巨著。《史记》被列为“正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尊为“史学双璧”,对我国后世的纪传体史书影响深远。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学者从不同角度评价过《史记》。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傅斯年曾讲,“西历纪元前两世纪的司马迁,能那样子传信存疑以别史料,能作八书,能排列列国的纪年,能有若干观念比19世纪的大名家还近代些”。

    《史记》版本众多,我为大家介绍其中两个版本:一是顾颉刚主编的《史记》点校本;二是2013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