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迸发文化自信“新”力量

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迸发文化自信“新”力量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4年的大幕已经开启,又踏层峰望眼开,更扬云帆立潮头。广大青年干部要以坚定的文化自觉,聚焦文化保护与传承“全篇文章”,砥砺文化自信“新”力量,做“实”、做“久”、做“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不遗余力让文化遗产“生生不息”,全方位提升和夯实国人的文化自信。

UID20231212131742757619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文祖街道的石子口村。新华社记者 孙晓辉 摄

做“实”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也是我们文化自信根深蒂固的来源与基础。因岁月流转等“不可抗力”以及“人为破坏”等主客观因素存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不得”“慢不得”。要带头挖掘和保护文化遗产,走进大街小巷,深入田间地头,以“火眼金睛”发现传统戏曲、民间美术、古遗迹、古建筑等文化遗产,全面而细致地采集作品和记录民俗,保存文化遗产的全貌,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统筹协调“整体性保护”与“局部性保护”、当下保护与长久保护、专业保护与一般保护,从政策、资金、法规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为文化遗产构筑有力“防护网”。在保护的过程中要注重“原真性”,不断研究、协调、引入新技术,提升遗产监测、遗址修复等技术,让我们的文化遗产始终“在状态”。

做“久”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中华文明经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丰厚滋养。文化遗产的“长久”传承应思考做“结合工作”,通过与各类媒介的结合,为更多人注入“文化基因”,从央视《国家宝藏》的播出,到《只此青绿》的出圈,再到《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爆火,以及彰显古色韵味的杭州亚运会,让观众在历史与现代的“碰撞”中,愈发了解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坚定文化自信。同时加快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研修培训、实地展演、直播交流等方式,为传承人提升技能艺能搭建平台、提供机会,通过短视频、宣传片、文化进课堂等方式,培养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了解和情感,吸引有热情、有潜力、有特长的青少年加入到文化传承队伍中来,确保文化传承“后继有人”。

做“活”文化遗产的利用工作。文化遗产的有效利用赋予其“二次生命”,也让“文明成果”得以让更多人共享。在创新基础上守正,才能与时代同发展、共进步;在守正基础上创新,才不会偏离方向。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活用”文化遗产,实现“活灵活现”,比如城市有机更新中对传统古建筑的“微改造、精提升”,将文物古迹打造成“网红咖啡馆”“书房”等形式,同时让它们和文创产业发生“化学反应”,依据愈发旺盛的文化市场需求,探索“文化+直播”“文化+旅游”等新方式,让文化遗产展现时代光彩,全力打造文化体验的新场景,游客通过展厅里的触控屏、手机扫码、VR穿戴设备便能享受沉浸式探索之旅,化身为电子小人参观文物古迹、与古人对话、参加民俗活动、观摩手工制作……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灵活运用文化遗产,让效果“神气活现”。

回望来路,我们豪情满怀;展望前程,我们信心百倍。在历史和现代的交融、继承和发展的碰撞中,我们要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输出更加“鲜活”、更加“灵动”的传统文化,让坚定的文化自信激荡出波澜壮阔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新篇章。(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河北省定州市子位镇人民政府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