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文化建筑亮相:打造首都文化建设“时代标杆”

三大文化建筑亮相:打造首都文化建设“时代标杆”

近日,在流淌千年的大运河畔,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和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大文化建筑正式对外开放。俯瞰这片公共文化建筑,我们得以看到浓浓的“中国特色”、深深的“人民情怀”、宽广的“世界胸怀”。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三大文化建筑无疑是广大赶考者打造的又一“时代标杆”。

再添文化新地标 北京艺术中心正式落成11月3日拍摄的北京艺术中心外景。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11月3日拍摄的北京艺术中心外景。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历经1400多个日夜,三大文化建筑建设者发扬工匠精神,以绿色可持续的规划设计理念、一流的科学管理水平、卓越的工程建设品质,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共同成就了时代典范之作。

“中国特色”历久弥新,东方之美匠心传承,赓续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三大文化建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运河文化元素,并在建设过程中运用了多项世界领先技术。“文化粮仓”“森林书苑”“运河之舟”,也完美诠释了先锋艺术和传统文化相互交融,现代文明与运河文化相互碰撞,将千年前忙碌的运河图景以建筑的形式永久定格,成为了展示中华文化自信、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窗口和新动力源。

 人民情怀”自然流露,温情服务全民共享,用心为民造福。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从生态之城到文化宝库,三大文化建筑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没有围墙的建筑”,打破了以往公共建筑集群各自独立建设的固有模式,24小时阅览室、少儿空间、无障碍设施等细节处处彰显“有温度”的服务,丰富了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正是深刻认识、准确把握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城市副中心才会将核心区域留给群众,让群众得到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民之所望,就是政之所向。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就要心中装着人民、站稳人民立场,“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显绩”,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

世界胸怀”美美与共,文明开放永续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行顶层设计,需要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十年里的三场座谈会,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定位:“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如今拔地而起的三大文化建筑飘逸瑰丽、融汇古今、功能多样,从概念诞生,再到建成投用,它都一以贯之“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充分发挥了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作为承担京津冀公共服务功能的新文化地标,也将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支点。未来要更好地塑造中国形象,让世界在一个个鲜活的中国故事中了解真实全面、底蕴深厚的中国。(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委组织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