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同共治 绘就最美画卷

区域协同共治 绘就最美画卷

2023年,京津冀三地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32、41、38.6微克/立方米,较2014年分别下降62.7%、50.6%、57.6%;地表水国考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一串串数据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区域协同让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了“1+1>2”的效力。

区域协同发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抓手;既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正确方向,也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治本之策。

无论是大气污染治理,还是水污染治理,都离不开区域协同。2014年中国空气最差的10个城市中,京津冀区域占了8个。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初,就将生态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三个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

京津冀三地打破“在自家一亩三分地”上转圈圈的思维定式,积极构建生态环境区域联建联防联治协同机制——实行统一立法、统一标准、统一规划,“一把尺子量到底”;同步制定实施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液氨贮存使用单位环境风险防控技术规范、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等;健全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流域联保联治、信息共享、执法联动、突发水环境事件联合应急演练、环评会商、信访举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10余项协同工作机制,制定44项协同措施清单……这些举措,无不凝聚了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的强大协同合力。

如何做到“瓣瓣同心,心相连”?破除制约协同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构建协同有效的跨区域联保共治机制是区域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京津冀三地在建立健全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合作机制、区域互助机制、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构建起区域协同治理机制,区域协同治理生态环境局面基本形成。在协同治理的推进下,北京市率先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天津市、河北省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

京津冀三地还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区域协同保护不断走深走实。在环评管理方面,京津冀区域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会商制度建立,推动北京从“大而全”转向“高精尖”,津冀两地不搞“捡到筐里都是菜”,而是以此为契机转型升级、更新换代。在执法监管方面,三地交界区域联合执法机制不断健全,除实行空气质量数据和机动车排放超标及违法处罚等共享、预警会商、联防联控、绩效分级差异化管理外,还大力推进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等结构优化调整,连续7年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携手行动,从过去不时出现“十面霾伏”,到2023年北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九成,空气质量连续优良天数最长达到了192天,蓝天白云已成常态。同时,京津冀还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重点流域跨界考核断面水质均保持Ⅲ类及以上并稳步提升。

十年携手共治,共享一片蓝天。十年风正劲,前路亦灿灿。京津冀十年协同发展的实践证明,区域协同是激发美丽中国建设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要始终坚持同向发力,持续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推动形成区域生态同享、污染共治、政策共商、发展共促的整体合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