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宣讲员同台 “七进”系列巡讲首次赴津冀开讲

京津冀三地宣讲员同台 “七进”系列巡讲首次赴津冀开讲

琉璃河遗址历史文脉传承的规划者、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的建设者、京津“菜篮子”供应的保障者……5月22日,北京市“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市级示范团携手河北廊坊、天津武清,开展“瓣瓣同心 理响为民”京津冀三地联合宣讲活动,来自三地基层一线的9位宣讲员讲述身边故事。这是市级示范团2024年“七进”巡讲活动“进京津冀”系列的首场报告会。

位于北京房山的琉璃河遗址是北京的“城之源”,发现并揭示了北京3000年建城史,也展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文脉渊源。“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我们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能更好地出发。”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房山分局城市工作办公室负责人林晓晶是土生土长的琉璃河人,小时候,她就常常看到考古人员在这里工作。现在,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在规划建设,林晓晶作为规划建设队伍的一员,接过了文化传承的接力棒,决心守护好文化根脉,继续讲好跨越3000年的北京故事。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走入第十个年头,“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不断加速。2020年,天津市武清区文化馆文学创作部部长周子妮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合举办的硕士研究生班。但当时,她的孩子刚刚出生,一个“背奶妈妈”要在双城间奔波往返,困难重重。

“京津冀协同发展,让一切看似不可能的事都成了现实,便捷的轨道交通承载着我的文学梦想奔向明天。”周子妮感慨,只需1个多小时,她就能从天津赶到北京的课堂,“一条飞驰的城际铁路,带给了更多人飞驰的人生。”

只需几十秒,就能完成从保税货物到非保税货物的“身份”转变;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的建设,让灯杆、公交车站等基础设施都变“聪明”了;各类企业陆续落户,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加速建设……大学毕业后,付饶成为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管委会的一名工作人员,亲眼见证了美丽空港从塔吊成群到建筑林立的火热建设场景。

“京津冀十年协同发展,给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好处,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多实实在在的成效。”聆听宣讲后,廊坊市水利局机关纪委副书记刘新颖由衷地感叹。

本次“七进”系列巡讲自3月25日启动以来,已完成进机关、进高校、进社区(村)、进部队、进企业、进博物馆6个系列共40余场报告会。接下来,宣讲员将把百姓宣讲故事陆续带到河北、天津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讲述京津冀三地交通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治、产业发展互促、公共服务共享的发展成果。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