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27日,2025北京市“强国复兴有我——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百姓宣讲年度调研汇讲暨骨干培训班圆满举办。
来自20个区(系统)的100位宣讲骨干先后登台,抒发爱国情怀,讲述奋斗故事,展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果,讲深讲透讲实讲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群英荟萃
勾勒首都发展生动画卷
登上宣讲台的100位代表,均是经各区(系统)严格筛选、层层选拔而出的佼佼者。他们来自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执法一线、科研实验室等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呈现出丰富多元的叙事视角,聚焦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生态文明、营商环境、国防教育、医疗救助等多个主题。
门头沟区返乡青年张爽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引入知名品牌联合打造区域IP,让千年京西古道焕发新生。
平谷区宣讲员于荣雪带领全区3000多个桃农学手艺增收致富,其原创设计的桃花运丝巾等文创产品销售额达50多万元,其中三分之一销往海外。
来自卫健委系统的天坛医院医生李冠璋,讲述了团队攻克实体肿瘤CAR-T研发世界级难题的故事。
国资委宣讲队伍的装配钳工刘海旺,经过几百次实验的历练,终于成功组装出国产双摆角铣头,为我国生产制造大型舰船推进器作出了突出贡献。
通州区宣讲团中,“八一”跳伞队退役军人吴丽虹展现中国军人担当。
心灵之声残疾人艺术团盲人歌手温娜用艺术绽放生命光彩。
宛平街道的郑然接过七七事变亲历者祖父郑福来的接力棒,在卢沟桥义务讲解抗战历史。
海淀区街道政务服务大厅的房诘立足窗口岗位,讲述服务千家万户的故事……
从汽修工人到驻村书记,从网络安全专家到机器人研发者,来自各行各业的百姓宣讲员,通过一个个扎根基层的鲜活故事,编织一幅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生动长卷。
京华实践
群众语言直抵人心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精彩纷呈。宣讲台上,一个个扎根基层的身影熠熠生辉。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更想替别人撑把伞”——“97后”法院干警这句发自肺腑的话语,让现场不少观众眼含热泪。
“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有希望,就一定能战胜一切”,新婚前夕,王蕊爱人突患白血病,她悉心照料、陪伴未婚夫整整五年,最终用爱与坚持战胜了苦难。
中国戏曲学院京剧教师郑轶以“这胡子,就是他的刀枪!这份骨气,是咱中国人的脊梁!”的激情表达,诠释了京剧艺术承载的民族气节。
00后红色讲解员深情讲述斋堂抗战历史,她在台上眼噙泪光,坚定地许下誓言:“守卫和平,是我们必须扛起的使命!青山不语,精神永存,新的征程上,我愿做一枚火种,把红色故事讲给山川,讲给河流,讲给每一个中华儿女听!”
百姓宣讲台上,那一个个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故事,时而令人会心颔首,时而引人眼窝湿润,一年一度的调研汇讲,仿佛一场文化大餐,又若一次精神洗礼,生动展示了广大人民群众响应党的号召、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立体描绘了“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的生动画卷,有力激发了广大基层群众干事创业、努力奋进的磅礴力量。
创新表达
理论传播焕发时代光彩
今年调研汇讲活动的创新突破令人耳目一新,在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上进行了突破性尝试,使理论宣讲更加生动鲜活、触达更广。
一是“宣讲+微短剧”的融合形式首次登上主舞台。打破以往单一宣讲形式,融入情景剧、快板、京剧、小提琴演奏等艺术元素,增强宣讲的艺术感染力和观众参与感。丰台区师生创作的情景宣讲剧《硝烟中的誓言》将宣讲台化作传承抗战精神的前线,通过“行走的思政课”,点燃孩子们对历史的激情和对未来的思考与担当;海淀区创拍的微短剧《我们的幸福里》,反映了基层社区共商共治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石景山区推出的原创百姓宣讲微电影《山河永定情》,围绕永定河畔的抗战硝烟到“两园一河”建设,展现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传承。
二是科学技术赋能百姓宣讲。今年的汇讲现场出现了机器人宣讲员的身影——来自经开区的“0306小巨人”机器人作为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参赛者之一亮相汇讲舞台,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动象征;
三是成功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线下,采用“宣讲+微短剧”的创新形式,现场展映各区、系统的“新时代百姓故事”;线上,“百姓身边事儿”官方微博实时图文直播,话题#百位宣讲员讲述新时代奋斗故事#曝光量累计获得阅读量2174.8万。同时,还在北京时间、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云直播,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打破物理空间限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通俗化大众化轻巧化传播。
十年汇讲
市区四级共塑金名片
“年度调研汇讲是北京市百姓宣讲的年度精神史诗。”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李洪岩感叹道。今年是百姓宣讲举办年度调研汇讲的第十个年头,全市各级百姓宣讲团已经达到7500多支,在册宣讲员达到8.5万人,四级宣讲工作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李洪岩教授点评道:“要进一步挖掘身边人、身边事,做到有故事可讲;要对好的故事和素材进行提炼润色,做到可以讲好故事;要拓宽视野,不仅要讲好北京故事,还要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贺亚兰在致辞中表示,“百姓宣讲年度调研汇讲既是对我市百姓宣讲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和精彩展示,也是宣讲员相互学习、交流经验、提升水平的宝贵平台,更是一场思想的盛宴、精神的洗礼。希望广大宣讲员坚持政治引领,以‘真情’动人,讲好‘百姓故事’;以‘精技’服人,展现最佳风采;希望组织单位以‘创新’聚人,继续擦亮百姓宣讲品牌。”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市委讲师团团长肖峻峰在汇讲结束时发表点评:“百姓宣讲是群众的舞台、人民的舞台、创造传奇的舞台,100位宣讲员的精彩故事,生动鲜活地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也充分彰显了百姓宣讲的政治性、时代性、文化性和人民性。”
接下来,市委宣传部、市社科院(市委讲师团)将从中选拔优秀基层宣讲员组建市级示范团,并联合各区各系统特色分团组成“1+X”宣讲矩阵,线下开展全市巡讲100场,线上开展“云”宣讲,激励更多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奋斗,以“小我”的微光汇聚成“强国复兴”的璀璨星河,让“有我”的誓言在京华大地上不断续写新的篇章。
供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百姓宣讲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