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6日,“端午节以及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体验课”活动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端午临近,消费掀“热浪”。不少粽子品牌,尤其是老字号受到消费者欢迎,艾叶、五彩绳等传统民俗用品随之热销,赛龙舟、吃龙舟饭等各类体验活动更是燃旺了文旅市场。节日消费历来是观察经济的重要窗口,民俗消费与传统节日相结合,让节日消费呈现更多亮点,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
年年粽相似,品味却不同。据北京稻香村粽子研发师介绍,为了顺应对民族风的消费喜好,今年的粽子从口味到包装都进行了创新,既保持传统风味,又注重口味变化。其中,奶黄软心受到小朋友和年轻人的好评,而九子粽礼盒灵感来自古诗句“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巧妙融入了传统文化,让消费者顿时吃出了档次。传统老字号五芳斋,在产品、技术和品牌推广等方面创新升级,“爆料粽”系列推出不少新口味,深受年轻消费者欢迎。
吃的,俘虏味蕾。粽子市场近日煞是热闹,口味升级、跨界“上新”,为端午节烘托了节日氛围。在朱家角古镇,花样繁多、口味多元的粽子吸引人们驻足、购买,陕西、福建等地推出的非遗美食线路,让游客过足色香味俱全的端午。小粽子变成了大产业,中国数据研究中心最新调研显示,国内粽子消费人群持续上升,目前已达85%比例。随着粽子消费的广谱化,2024年市场总量增幅将达到8%,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3亿元市场规模。
“俗”的,叫人舒心。艾叶、五彩绳、香包等传统民俗用品,高位热销。端午节在门头悬挂艾草的传统由来已久,寓意驱邪纳福。美团数据显示,“辟邪安康”的节令商品销售增长迅速,其中五彩绳销量同比增长196%,艾草增长119%。几元一把的艾草搭配上菖蒲叶、铃铛挂件,再配上几张写着祝福语的卡片,成了抢手货。借助民俗用品,端午节的氛围感、仪式感见风滋长。
玩的,丰富多彩。围绕端午文娱旅游等消费热点,各地策划了各种系列活动,如举办粽子文化节、龙舟民俗赛、古风市集、非遗展示、汉服体验等。赛龙舟作为端午传统风俗,今年倍受关注。广东佛山因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叠滘赛龙舟”,成为今年端午假期的热门“民俗小城”。据美团数据显示,截至6月1日当地文旅预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80%。携程数据显示,端午假期,东莞目的地的旅游搜索热度同比已增长超40%。
看的,大饱眼福。今年端午节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场景不断推陈出新,一派热闹非凡。同程旅行数据显示,2024年端午假期,各类深度体验中国历史文化的“新中式”旅行受到年轻用户关注,包括历史博物馆参观、非遗文化体验、历史文化景区打卡、汉服妆造体验等。从国潮到汉服,从文博到古镇游,大众越发重视传统文化,推动“新中式”旅游持续走俏。传统佳节与非遗擦出“火花”,国风古韵被再度激活,可感、可知、可参与,有效推动“端午经济”释放消费活力。
作为传统节日,端午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游客在追求“节日味”的同时也追求了“文化味”。(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淮滨县委组织部干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