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高质量完成"北京国际传播力"课题研究,8月22日下午,民进北京市委出版传媒委员会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调研座谈。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市委讲师团团长肖峻峰主持会议并致欢迎辞,民进北京市委出版传媒委员会主任、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李振中,民进北京市委议调处处长张瑞芳,外研社编委会委员申蔷,民进北京市委出版传媒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研究员费雯俪,民进北京市委出版传媒委员会副秘书长、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有限公司市场部副主任王蕊,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基础教育分社社长马小涵,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周华教授,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兼培训部主任赵冬,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干部耿震,民进北京市委议调处干部何玉坤出席座谈会。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有关研究所、课题负责人、职能部门相关人员参与座谈。
肖峻峰对李振中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向调研组介绍了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沿革、职能定位、机构设置、特色研究、基地建设、宣传宣讲、人才队伍建设等基本情况,并重点围绕"决策智囊、学术高地、宣讲平台、社会智库"新型智库发展战略目标,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理论研究阐释量质齐升、服务决策能力水平持续提升、学术交流活动特色鲜明、宣传宣讲活动深入人心等方面工作的特色亮点进行了全面介绍。同时,她紧密结合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精神,就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等方面,对持续开展国际传播力课题研究提出了具体要求。
科研处处长刘波从课题的研究背景、基本情况、现实意义、研究目标、以及现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等几方面对课题进行介绍。
课题组成员张力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着力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着力提高中国形象亲和力、着力提高中国话语说服力、着力提高国际舆论引导力",从5个维度,充分分析了北京国际传播力的现状、独特优势、短板及解决思路。
王丽围绕"提升北京国际传播力"课题,结合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为思想引领,分析了提升北京国际传播力需要增强的三个方面。
费雯俪以北京国际传播现状分析及对策2个方面为着力点,围绕多主体协同机制的构建探讨了提升北京国际传播力的路径,并提出多领域协同合作的必要性。
与会专家从各自研究角度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并结合具体案例从对外传播媒体的矩阵建设、国际传播品牌定位、北京的城市符号等角度对构建更有效力的传播体系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肖峻峰在总结中表示,感谢民进北京市委出版传媒委员会各位专家的分享和指导,大家对于传播矩阵的完善、强化科技赋能国际传播、提升我国的话语权及影响力等方面的讨论让课题组成员受益良多,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北京国际传播力拓宽了思路,并为今后深化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