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在这片广袤而丰饶的华夏大地上孕育成长,历经五千年沧桑岁月的洗礼,非但未减其辉,反而在时光雕琢下更加熠熠生辉,历久而弥新。
第一季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
《承古拓今 开创未来》
黄仲山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
从历史中国一路走来,到现代中国一路高歌,未来中国,将一路生花。
《从自我发展认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
路育松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编审
中华先民创造甲骨文、金文等各种字体,发明造纸、印刷等各种技术,通过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等各种体裁,对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进行多角度的连续记载。
第二季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
《中华文明的革故鼎新》
杨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革故鼎新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禀赋,也是中华文明永葆生机的力量源泉。
第三季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对中国式现代化》
王志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教授
从历史到现在,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深厚底蕴、灿烂辉煌的文化沃土,在交流交往交融中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相聚、精神相依。
第四季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求同存异 开放包容》
高福美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历史充分证明,中华文明的形成,不是固步自封、自我封闭的发展路径,而是不断自我革新、自我调试、自我完善的动态过程。
《中华文明的包容开放》
谭佳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当前,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我们的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第五季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
《立己达人 协和万邦》
李平一 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的中国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给出的时代答案。
中华文明一路奔涌而来,滋养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浇灌出中华大地的勃勃生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