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抗战浩气凛然,精神弘扬至关重要。习主席深刻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是对伟大抗战精神历史内涵的科学阐释,是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根本遵循。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纪念这场伟大胜利,就是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传承弘扬浴血奋斗铸就的伟大抗战精神,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锲而不舍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大力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凝聚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近代中国一盘散沙,政治腐朽、民心不聚。马克思评价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的中国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抗日战争爆发后,面临亡国灭种的深重民族灾难,中国人民彻底觉醒、空前团结,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国共两党宣布合作,各党派、各阶层、各阶级、各集团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携手抗日、共赴国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共御外侮,展开了救亡图存的全民族抗战。毛泽东说:“中国军队在民族公敌面前,互相忘记了旧怨,而变为互相援助的亲密的朋友,这是中国决不会亡的基础。”爱国官兵浴血奋战、效命疆场,他们“知道牺牲自己是为了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自由”,“并不是愁眉苦脸地去做牺牲,而是欢欣鼓舞地去尽责任”。全国百姓不分男女老幼,舍小家顾大家,义无反顾投身到抗日救亡大潮。各民主党派、爱国人士和海外华侨,不分阶级阶层、党派信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从白山黑水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处处是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景象,全体中华儿女都行动起来,用抗争践行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铮铮誓言。美国军事观察员卡尔逊实地观察中国战场后写信给罗斯福说,“危急的时刻是那样齐心协力……我从未见过中国人像今天这样团结,为共同的事业奋斗。”
伟大抗战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根植于对民族的认同和对国家的责任。抗战期间,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提出“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习主席深刻指出:“这三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当今中国,民族复兴正处在船到中流浪更急的吃劲时候,实现由大向强的“骐骥一跃”,更加需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凝聚起亿万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力。必须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掌握爱党爱国有力思想武器,让爱国的种子在心中牢牢扎根。必须强化民族心民族魂,厚植爱国情怀,让爱国主义真正融入血脉,坚定堂堂正正做中国人的光荣和自豪,坚决抵制和反对一切丑化、弱化、虚化爱国主义核心价值的言行,巩固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命运与共的思想基石。爱国是做人最大的事情,要心怀“国之大者”,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满腔热忱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洪流,以新的奋斗和业绩,实践报国之行、砥砺强国之志、升华爱国之情。
大力弘扬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砥砺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的豪情志气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疯狂的侵略气焰和残暴行径,中华儿女奋起抗争,表现出了“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的高尚气节。当时的中日两国一弱一强、实力悬殊,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一等的”。经济上,1937年日本工业年产值约为中国的4.4倍,钢产量是中国的11.4倍;军事上,日本拥有完备的军事工业和国防动员体系,能够制造先进的飞机、坦克、战舰与火炮,而中国在这方面几乎为零。巨大差距面前,是做亡国奴还是坚决抵抗?无数中华儿女“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作出了自己的抉择。京剧大师梅兰芳不愿意粉饰日寇治下“太平”,蓄起了胡须,宣布息演封箱。荣德生等著名工商业者宁可牺牲财产甚至生命,也不与日寇合作,拒绝出任伪职。八路军指挥员马本斋的母亲是位普通农家妇女,日军抓她当人质进行劝降,她绝食7天后壮烈殉国。广大爱国军人甘愿牺牲报国家。中国人民自古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民族性格,在抗日战争血与火的严峻考验中,从将军政要到普通兵民“发扬抗战的民气”,谱写了誓死抗争的命运交响曲,驱散了亡国灭种的黑暗阴霾。
民族气节是一个民族固有的人格特征,是一个国家的国格体现,是伟大抗战精神的精髓。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新旧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主导之争异常激烈。有的国家执迷单极霸权,抱守冷战思维、零和博弈、阵营对抗,动不动就搞“长臂管辖”、贸易壁垒、科技封锁,越来越不得人心。国家间的博弈关乎民族尊严,一味退让、屈膝投降没有出路,敢于亮剑、起而抗争才能杀出一条血路、赢得尊重。要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原则,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领域守稳守牢安全底线,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我们珍爱和平,崇尚“和为贵”,决不搞侵略扩张,但也决不会坐视国家核心利益受到损害,任何人也不要指望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坚决反对一切霸权霸道霸凌,面对那些极限施压、战争讹诈伎俩,不能得“软骨病”、患“恐惧症”,保持压倒一切敌人的硬气骨气底气,敢于“奉陪到底”“一直打到完全胜利”。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涵养威武不屈的气节风骨,锻造自立自强的意志品格,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风高浪急所扰,始终把民族的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大力弘扬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淬炼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品格
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的民族,从来都有拼尽一切光复旧物的决心勇气。14年抗战,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用血肉筑起了保卫家乡、保卫国家的新长城。四万万同胞慷慨赴国难,英雄气概直冲霄汉。从“用生命填进火海”的台儿庄血战,到“打完子弹就上刺刀”的平型关战役,再到“予敌寇以致命之打击”的百团大战……面对强敌,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国人民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尊严而战。一寸山河一寸血。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抗日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及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矗立了中国铁血军人的巍峨丰碑。在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殊死搏斗中,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是二战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1/3;歼灭日军超过150万人,约占其二战死伤的70%,抗击和牵制日本陆军2/3以上兵力。那些伟大的牺牲,山河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中华民族以气壮山河的勇毅斗争谱写了威武雄壮的战争史诗,英雄气概成为伟大抗战精神的鲜亮品格。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走过艰难险阻,是需要有压倒一切敌人、而不为任何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支撑的。强国复兴是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矛盾无处不在、斗争无时不有,须臾离不开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的斗争是有方向、立场、原则的,对于危害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危害民族复兴伟业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就坚决斗争、毫不退缩。要斗争就要淬炼血性胆气,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争当英雄,从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中汲取精神力量,锤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钢铁意志,保持不畏艰险、遇强更强的斗争勇气,为了胜利一无所惜,除了胜利一无所求。赢得斗争胜利既要敢斗还要善斗,着力把握大局大势、把握火候分寸,妥善处理原则性和策略性、斗争目标和斗争方式、斗争过程和斗争效果的关系,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知重负重中锻造烈火真金、提高斗争本领。
大力弘扬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增强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定力
卢沟桥事变后,从华北到淞沪各个战场接连失利,许多民众包括政府高官对抗日前景持“战必大败”的悲观情绪,汪精卫之流公然出走投敌,一时间“降官如毛,降将如潮”,“亡国论”的阴影困扰着许多人。异常严峻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展现出坚定的必胜信念,并用这种信念鼓舞全国人民斗志。“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1938年,毛泽东相继发表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正确预测了抗日战争的进程,科学制定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深刻揭示了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中国,拨开了国人心头的迷雾,振奋了全民族抗战的决心信心。回望抗战,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这场战争最后胜利的历史动因;中国人民全民族参战,则是战争胜利的力量源泉。“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人民是战争之最深厚伟力,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深深扎根人民群众之中,把游击战提升到战略地位,这就使中国抗战必胜、中华民族不会亡有了坚实依托。正是因为必胜的信念坚定不移,中国抗战才会持久坚持,直至最终赢得光荣胜利,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必胜信念是伟大抗战精神的高度升华。“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历史启示我们,信念往往比黄金更珍贵,越是伟大事业越要坚定信念。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重大成果,已被实践证明走得通、行得远,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我们应深刻汲取现代化进程一再被打断的历史教训,咬定青山不放松,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奋进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是管总、管根本的。伟大抗战精神来自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来自人民群众信任党、依靠党、愿意跟党走的坚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探索和深化党对现代化领导的规律性认识,坚决防止前进道路上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确保在风雨来袭时有主心骨、定盘星。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伟业,荆棘在途、道阻且长。必须以啃硬骨头、蹚深水区的恒心韧劲,冲破观念束缚、突破利益藩篱、破除机制弊端,善于在守正创新中突围,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不断拓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广度和深度。现代化是干出来的,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一棒接一棒,一代接一代,一张蓝图干到底,坚定不移、坚持不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巩固国防是国家主权、安全与领土完整的根本保障,强大军队是民族屹立于世界的坚强后盾。20世纪30年代,中国孱弱的国防让日本侵略者嚣张狂妄,叫嚣3个月灭亡中国。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等抗日武装,人数虽少,装备落后,却士气高昂、屡战屡胜,卓越地完成了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的历史使命,并使敌后战场逐渐上升为中国抗战的主要战场,自身逐渐成为中国抗战的骨干作战力量。人民军队的英勇抗战,赢得了世界的赞誉、人民的信赖。抗战胜利后,我们党和人民正是靠着这支经受过抗战洗礼的英雄军队,一举“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帝国主义,取得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胜利。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中华民族走出苦难、中国人民实现解放,有赖于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同样离不开英雄的人民军队。今天,我们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就是要致敬先烈的不朽功勋,继承前辈的光荣传统,捍卫抗战胜利成果,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复兴图强新征程中,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安排,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为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世界的和平发展提供坚强战略支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