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经信局的指导下,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组织院内外研究力量追踪研究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情况,今年是连续第四年在“全球数字经济大会”这一盛会,发布《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过去一年,北京市充分把握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机遇,持续深化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报告》力求系统总结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新进展、新趋势、新变化,为未来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北京数字经济的新趋势、新变化
一、数字经济发展稳居全球第一梯队,综合实力持续领跑。全球标杆城市的评估显示,北京持续稳居“第一梯队”,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产业引领力、创新策源能力上优势突出。2025年,北京一季度的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8.3%,其中核心产业增长9.7%。
二、聚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以标准为引领,依托政策创新、产业升级、算力支撑实现协同突破,增强全国“人工智能第一城”实力。北京智源发布多模态模型Emu3;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体“通通”发布;百度“文心一言”等132款大模型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上线,数量全国居首。
三、“双智”城市融合应用为全球智能交通与城市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启动建设以来,通过规划引领、政策创新、多方合作推动技术研发与产业融合,完善顶层设计与法规体系,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样板,打造全球自动驾驶产业标杆。
四、标杆技术领域形成政策协同、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发展格局。在基础软件、脑科学、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持续攻坚,区块链长安链保持技术领先,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保持第一;现有人工智能企业超2400家,核心产业营收近3500亿;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出台模型券奖励政策,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落地。
五、数字产业创新领跑全国,展现领先优势与协同发展活力。数字经济产业创新指数与粤浙苏沪并居第一梯队,通过深化国际合作,稳步向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目标迈进。
六、高度重视数字经济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政策引领全面夯实数字经济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基础。北京不断完善人工智能等领域人才培养与引进政策,通过制定市级专项规划、提升政策时效性、建立保障机制,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七、打造数字经济“一区一品”,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东城培育“文化+科技”集群;西城建设“马连道中国数据街”;朝阳发力互联网3.0产业;海淀打造人工智能高地。
八、建设数字经济出海平台,促进北京数字经济企业高质量出海。通过建立便利化机制、完善口岸功能、创新监管保障模式、建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举措,持续优化出海环境,助力企业拓展全球市场。
九、深度推进数智化转型,以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融合重塑发展格局。通过算法、算力、数据要素联动,赋能产业升级与制造业转型,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升,引领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开启数智驱动新篇章。
十、北京以创新、技术、基建、市场与治理为支柱,在推动数字技术普惠应用、完善数字包容生态、提升数字服务温度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全球数字友好城市建设贡献“北京经验”。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及《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报告》课题组将继续追踪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情况,深化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理论与鲜活实践经验的研究,为助力北京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