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召开院蓝皮书、集刊、论丛编辑工作委员会会议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召开院蓝皮书、集刊、论丛编辑工作委员会会议

10月29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召开2024年蓝皮书、集刊、论丛编辑工作委员会会议。会议由党组成员、副院长鲁亚主持,院党组成员、各分编委会主编(副主编)、科研处相关同志参会。会议听取了科研处和各分编委会汇报2024年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1

科研处处长刘波汇报了2024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蓝皮书、集刊、论丛工作情况,2024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成功出版15本蓝皮书、集刊和论丛,并成功举办了“北京社科”2024蓝皮书、集刊、论丛发布会,获得广泛媒体报道,显著提升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学术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在评价获奖方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2023版蓝皮书成绩优异,4本获得综合A级评分,其中两本荣获“优秀皮书奖”二等奖,两个总报告获得“优秀皮书报告奖”一等奖。2025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计划加强规范管理,提升编撰质量,并增加一本蓝皮书的出版。同时,努力将各书的出版时间提前至6月底,并在蓝皮书中开展自愿加入改革与发展项目工作,以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各分编委会汇报了2024—2025年度研创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等九本蓝皮书、《满学论丛》《北京史学》以及《北京法治发展论丛》等五本论丛均由专业团队负责,聚焦各自领域的发展问题,部分报告已进入撰写阶段,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成。

党组成员、副院长肖峻峰介绍了蓝皮书、集刊、论丛短视频制作的亮点,包括启动时间早、形式新颖、内容聚焦,十个系列短视频围绕新质生产力展开,打造品牌效应。

鲁亚要求科研处形成会议纪要,在工作中要严把质量关,守正创新,强化依托,打造高水平团队,加强宣传和拓展宣传渠道等。

党组成员、副院长范文仲提出在蓝皮书里增加重点报告,关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重点议题,并建议《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报告》与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建立联系,进行合作。

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杨伟国表示,通过视频宣传、论坛、研讨会等,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蓝皮书、集刊、论丛已形成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要确保质量,持续做优。

院长贺亚兰强调,一是要齐心协力打造蓝皮书品牌,提升对其作为全院科研成果、高端智库产品、对外交流载体和人才培养平台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严把质量关,主题策划稳中有变并聚焦党和国家的最新要求,中字头蓝皮书的主编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内容上守正创新,形成特色报告。研创团队要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为主体,发挥各类基地作用,整合资源、跨所合作、引入行业大咖、凝聚年轻力量。同时,稿件审校要遵守科研诚信,经费使用要安全规范、保证进度;三是要加大推广和转化,拓展推广形式和途径。

党组书记谢辉指出,一是要提高成果引用率,保证出版时效性,尽量在“两会”前出版;二是要有依托单位,以保证数据获取优势,利于成果向决策部门政策转化;三是作者群要内外结合,既有知名专家的高水平文章,又能坚持院内合作,带动年轻学者;四是要加强宣传,拓展发声途径,扩大影响力。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