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西考察。这是7日下午,习近平在位于阳泉市狮脑山的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八路军烈士敬献花篮。 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7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阳泉市考察。他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了解当地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等情况。
立狮脑山巅,望太行云烟。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带战略性进攻的战役。1940年8月,为粉碎侵华日军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决定组织一次大规模战斗,永载史册的百团大战由此打响。八路军先后参战部队达105个团20余万人,共作战1824次,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俘获日军281人、伪军1.8万余人……百团大战不仅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更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如今,登临狮脑山,“参加百团大战的烈士们永垂不朽”鎏金大字格外醒目。纪念百团大战,就是要在铭记历史中吸取历史教训、激发奋进力量,把革命先烈为之牺牲奋斗的宏伟事业推向前进,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在铭记历史中笃定前行,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历史的苦难不能忘记,记住是为了不再重演。走进百团大战纪念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映入眼帘,生动再现了百团大战主要战斗场景,将人们带回到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带伤指挥英勇牺牲的李和辉,担任掩护任务不幸中弹牺牲的吴隆煮,靠前指挥不幸牺牲的谢家庆……百团大战纪念馆内,矗立着一座高3.2米、长227米的英烈墙,上面镌刻着4860位在百团大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姓名。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百团大战的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通过纪念历史、反思历史,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凝聚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强大力量,才不会让历史悲剧重演。
在铭记历史中笃定前行,凝聚万众一心的奋斗伟力。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深刻的觉醒是众志成城。回望历史,在百团大战中,仅平山、灵寿两个县就动员了3500多名民兵分配到各部队,晋中军区发动10万人,对日军占据的公路、封锁沟进行破坏和填埋。一些画面难以忘怀:战斗最为艰难的时候,是老百姓主动到战场上送水、送饭、抬伤员;儿童团帮助八路军割草喂马,为前线送干粮,有力支援了抗战……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视死如归,用生命和鲜血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曙光在前,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一步一个脚印把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变为现实。
鉴往事,知来者。历史记录过去也映照前程,回眸历史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我前进,你们跟着我;我停止,你们推动我;我后退,你们枪毙我。”参加百团大战的八路军第129师新编10旅旅长范子侠的话,刻在百团大战纪念馆一号展厅墙上。回望历史,无数共产党员前赴后继、英勇向前,以血肉之躯筑起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谱写了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先烈的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奋斗拼搏,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踏上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百团大战的硝烟已然散尽,迈向民族复兴的征程一往无前。我们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激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就一定能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接续奋斗中书写新时代的光荣历史,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宣讲家网 丁恒情)
作者单位:云南省保山市委组织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