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理论网:数智赋能 助推新时代“枫桥经验”高质量发展

中国理论网:数智赋能 助推新时代“枫桥经验”高质量发展

“枫桥经验”是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自诞生以来,始终与时俱进,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数智化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技术创新不断夯实治理底座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智化应用能力,是新时代“枫桥经验”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一方面,要完善基层治理的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构建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搭建高效的云计算平台,配备先进的智能终端设备等,打通“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的数字链条,建构以数据共享、智能分析为基础的数智底座,充分利用数字新基建在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预警等方面的便捷性,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同时,要提升数字设备的兼容性、精准度和智能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便捷参与基层治理的需求。

另一方面,要推动数智技术的应用。数智技术是驱动“枫桥经验”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利用大数据促进社情民意可视化,使之成为分析矛盾纠纷趋势的重要工具;利用人工智能提升矛盾纠纷的智能识别与分类能力;利用物联网增强对基层治理场景的感知力;利用区块链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数智技术赋能“枫桥经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全方位融入基层治理各环节,推动基层治理模式、服务方式、治理格局转型升级,依托科技实现治理效能提升。要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攻坚,进一步扩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数智技术在基层治理的应用转化,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夯实“枫桥经验”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根基。

二、多元共治筑牢治理内核

基层治理以群众参与为核心,多元共治是新时代“枫桥经验” 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基层社会矛盾复杂多样,人民群众对社会治理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有了更高期盼,呈现个性化、多样化、深度化特征。以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治理需求,对创新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方面,人民群众是基层治理的主体力量,以数智技术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将其转化为基层治理的优势资源,能够为创造高品质治理成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例如,通过线上投票、民意调查等技术手段,让原本分散的群众意见得以集中表达和快速反馈,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平台,鼓励群众分享身边的好人好事和治理经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正能量的传播、传承与弘扬。

另一方面,数智技术不仅是基层治理的辅助工具,而且能够渗透到治理全过程。随着数智技术带来的互动性的提升,治理的参与、决策、监督呈现融合态势。进一步发挥数智技术为治理主体赋能、为治理过程提质的作用,应注重通过数智技术预测矛盾发展趋势,依托算法技术精准识别群众需求,搭建起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建立高效的协同治理体系,实现治理效果的快速提升。

三、通过协同创新实现治理升级

推动数智技术与“枫桥经验”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型治理模式,是实现新时代“枫桥经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数智技术在基层治理高度渗透,从矛盾化解、治安防控、公共服务全过程赋能“枫桥经验”,催生出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特征的基层治理新业态,实现治理迭代升级,为基层治理开辟新空间。

数字媒体支撑下的移动互联网社会拓展了公民参与渠道,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线上参与成为当前主流参与方式,基层治理呈现出线上线下融合化的趋势。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技术,搭建虚实融合的治理场景空间,整合视、听、触多维感官体验,群众在数智技术搭建的多维空间中切身感知治理成效,满足参与需求。加强集成智能安防、智能交通、智能环保等新型应用技术在社区、村镇等区域的运用,探索基层治理的新形式,改变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激活治理相关要素。

推进“枫桥经验”向其他领域融合渗透,建构内容多样、覆盖广阔的现代化治理体系,为社会和谐稳定增添新动能。随着新技术、新创意、新场景、新商业模式、新业态的聚合,“枫桥经验”向“数字+治理”“互联网+治理”等更广阔的领域发展。推动社区治理、乡村振兴、智慧城市等大力发展,释放基层治理创新活力。多元模式共同发展实现全要素升级的同时,依托数智技术创设数字化虚拟社区,依托物联网、云计算搭建智慧平台,可以实现线上服务和交互体验,进一步提升新兴数字治理业态的便捷性与普及性,降低参与门槛,缩小区域发展、教育水平、认知能力、数字资源分配不均带来的数字鸿沟,让基层治理数智化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四、以治理体系现代化优化治理发展环境

优良的治理环境是新时代“枫桥经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健全的法律法规与市场管理机制,规范的决策、执行、监督流程下,创设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的优良环境,将进一步促进“枫桥经验”向智能化、高效化发展。

一要建立系统的社情民意数据管理体系。打造基层治理的数字化平台,激活治理数字动能。在数据资源的采集、加工、存储、分析等环节建立数据要素市场流通体系,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二要搭建全面系统的全流程监管体系。新业态发展迅猛,监管对象多样且复杂,建构全链条动态监管体系是基层治理革新的迫切需要。健全的市场监管机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必须加强技术开发、应用内容的审核体系、审批机制、风险评估,引导各治理要素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治理环境中有序流动。

三要建立数据安全责任体系。社情民意、治理数据安全是新时代“枫桥经验”高质量发展的保证,必须建立从设计、生产到使用的完整权责划分体系,健全数据管理、隐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数据的来源、目的、使用标准,确保数据安全,为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构建完善保障体系。

四要建构多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治理机制。在治理各环节加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群众等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政、企、社、民多方参与、信息共享的有效治理体系,为新时代“枫桥经验”高质量发展建立良好秩序。

(作者简介:何思远,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