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格局正在加速变化

中国外贸格局正在加速变化

上半年,我国对东盟、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呈现强劲增长的态势——

中国外贸格局正在加速变化

未来5年,中国跨境电商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

上半年,中国出口企业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抢出口”的现象。尤其特朗普重新上台以后,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强烈预期和政策不确定性,导致中国外贸企业选择提前出口,从而避开后期更高的关税和出口成本。今年一季度,中国对美出口同比增长5.6%。但4月份,美国关税税率提高以后,中国对美出口大幅下滑,二季度同比下降20.8%。

纵观上半年,我国对东盟、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呈现强劲增长的态势。比如上半年,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4.3%,对非洲出口同比增长23%等,远高于我国出口的总体增速。

此外,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今年上半年出口的“黑马”。目前,中国跨境电商的主体已经超过12万家,传统外贸企业正在加速向跨境电商转型。跨境电商已成为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的新型“融合体”。从全球顶级跨境电商排名来看,除了亚马逊以外,中国的TikTok和阿里等都已成为全球领军的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强大的供应链控制能力、新的营销手段和灵活的经营模式,把成千上万中国小微企业和制造商送到了国际市场的“大舞台”。

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到2.71万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出口约2.15万亿元,同比增长16.9%,远远高于传统货物贸易的出口增速。相信未来5年,中国跨境电商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并在全球市场涌现更多的跨境电商品牌。

今年可能是中国外贸在艰难外部环境中的“小年”,而明年有望迎来外贸的“大年”

中国外贸上半年呈现回稳向好的态势,下半年依然会继续企稳回升。自去年9月我国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以来,政策效应快速显现,与此同时,外贸商品、市场以及企业自身也在致力于转型升级,像数字经济和跨境电商等都将会持续发力。

今年前三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月度同比增速先是由负转正,到6月增速已达到5.2%。随着全球货币政策从紧缩到逐步放宽,欧美打开新的降息周期,这将带动消费和投资的回升,特别是美国企业从去年底开始补库存,带动了其进口需求的增长,中国的中间品和日常消费品出口迎来了比较好的时机。

纵观2025年,我认为中国外贸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并且稳中提质。我个人认为,今年可能是中国外贸在艰难外部环境中的“小年”,而明年有望迎来外贸的“大年”。

中国与东盟、非洲等区域贸易总值增长非常强劲,释放了三个强烈的信号

上半年,尽管中美贸易规模有所下滑,但与东盟、非洲等区域贸易总值增长非常强劲。我认为以后这将会是一个常态化的现象,并释放了三个强烈的信号。

首先,说明中国外贸格局正在加速变化,市场多元化的格局开始形成。当前,地缘政治风险和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行为,严重影响中美贸易关系的发展,中国出口企业不得不采取对策,分散出口风险,减少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这种趋势我认为不会因为今后美国关税政策的改变而改变。也就是说,即便美国降低了关税,中国出口企业也不会改变“一炮打响,遍地开花”的出口格局。

其次,中国出口市场多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外贸多元化格局将加速提升中国与东盟、中东国家、非洲等新兴市场经贸合作的占比。相关统计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已超过50%。也就是说,中国传统贸易大国的第一梯队正在逐步发生变化,过去主要依靠欧美日韩市场,未来东盟和非洲国家将占据更重要的位置。特别是非洲国家,经贸合作的潜力和前景十分广阔。今年前5个月,中非贸易规模创同期历史新高,同其他地区相比这是少有的现象。

再次,全球价值链开始出现新的变化。从过去传统“欧美圈”开始向“亚非欧美消费圈”转变。这一过程重构的速度和持续性将取决于两个方面:一项是中国技术扩散的速度,特别是东盟和非洲能否承接更多中国高附加值的环节;另一项是中国制度型开放的深度,特别是中国加速谈判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程后,将极大激励和鼓舞中国出口企业向全球产业链谋篇布局。

民营企业在我国外贸领域日益大显身手,尤其是出口遥遥领先

未来,中国外贸朋友圈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范围内还会进一步扩大,背后有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引导和区域化合作不断深化和加快、数字贸易和跨境电商加速发展等。

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增长4.7%,占进出口总值的51.8%,较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进出口3.67万亿元,增长9.6%。

近年来,中国大幅度降低关税,使得对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的进出口规模持续增长,高于外贸整体增速,这也推动了诸如电子产品等商品供应链的优化。

近年来,越南、墨西哥等国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程度明显增加,数字贸易和跨境电商发挥了巨大作用。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使整个出口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统计,从接单到生产、转运、装船、出运、商检、卸货、进库,我国外贸周期平均比欧美快22天。谁的速度快、效率高,谁就能够抢占先机。

值得关注的是,民营企业在我国外贸领域日益大显身手,尤其是出口遥遥领先。上半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62.8万家,历史同期首次突破60万家,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3万家。其中,民营企业54.7万家,进出口增长7.3%,占进出口总值近六成。

当前,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从代工走向品牌化,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注重首发经济、中间品贸易等。在中高端制造业领域,比如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半导体产业等,涌现出越来越多优秀的民营企业,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出口竞争力大幅提升。

中国高端制造业将从单纯的商品销售转向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上半年,我国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两成。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之所以能够快速增长,核心驱动力是我国不断致力于产业的技术升级,当然也离不开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影响。

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全球的生产链已经出现东移的趋势,包括资金、技术、人才和装备都在向东转移。新兴市场,包括东南亚、中东等地对自动化设备、工程机械需求不断增加,这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回暖。比如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61.5%,锂电池、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速都超过20%,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大大提升。

未来,我认为,中国高端制造业将从单纯的商品销售转向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这种一揽子方案和效率的提升,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的商业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并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