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绿”动,澎湃高质量发展新潜能

能源“绿”动,澎湃高质量发展新潜能

据新华网报道:能源行业,一头连着经济的稳定运行,一头系着千家万户的冷暖。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能源技术、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深化能源市场化改革……近年来,我国能源转型推动清洁能源发展驶入快车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向“绿”而行,能源结构焕发崭新气象。调整能源结构,提升清洁能源比重,是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路径。我国立足资源禀赋,科学规划布局,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装机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从海南昌江核电基地的稳步推进,到戈壁沙漠上光伏板组成的“蓝色海洋”;从川西高原特高压工程的纵横延伸,到沿海滩涂风电场的有序运转,一系列标志性工程彰显了清洁能源发展的中国速度与规模。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我国已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十四五”以来,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实现翻番,光伏、风电、水电、核电、新型储能等位居世界第一。清洁能源发电量持续攀升,显著提升了能源系统的“含绿量”,为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向“新”而进,创新驱动点燃强劲引擎。技术创新是引领能源革命、实现绿色转型的第一动力。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对前沿技术掌控能力的要求日益提升。金沙江上,白鹤滩水电站巍然耸立,其承受1650万吨最大水推力的世界级工程奇迹,标志着我国水电设计、施工和重大装备制造能力达到了全新高度,彰显了完备产业链支撑超级工程的显著优势。放眼全局,我国能源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屡次刷新世界纪录,风电单机容量不断突破引领全球,新型储能技术研发与应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多个“全球最大”“全球首座”的标杆工程相继建成投运,福建霞浦西洋岛成功构建具备“零碳”运行能力的海岛微电网,融合风机、储能、光伏等多种元素……能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和广泛应用,为能源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装备保障。

向“畅”而通,深化改革激活市场活力。完善的体制机制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保障。我国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通能源资源配置的“中梗阻”,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取得关键突破,南方区域电力市场率先实现连续运行,五省区“统一交易、同台竞价”;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跨经营区常态化交易顺利推进;2024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63%。同时,“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持续深化提升,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逐步健全。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绿证核发量大幅增长,其中可交易绿证同比增长1.49倍,充分印证了绿色能源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和能源结构的持续优化。改革举措的落地见效,正推动电力服务从“用上电”向“用好电”再向“用绿电”加速升级,让能源转型成果更广泛惠及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

能源革命关乎国计民生,绿色转型利在千秋。当前,我国能源发展正处在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的关键阶段。我们持续厚植能源体系的绿色基底,全力锻造科技创新的强劲引擎,不断激发统一市场的蓬勃活力,中国能源事业必将以更坚实的步伐、更澎湃的动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强可靠的支撑。

作者:戴治国  单位: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怀化工务段

责编:吴成玲

校对:王灿熙(实习生)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王灿熙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