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以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题破局,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既是新时代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重要抓手,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关键举措。中央八项规定,是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代名词,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一张闪亮的“金色名片”。
一、深学细照,筑牢思想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始终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仅是改进作风的问题,更是严肃的政治问题,是检验“两个维护”的重要标准。从整治“舌尖上的浪费”到刹住“车轮上的腐败”,从清理“超标办公用房”到规范“公务接待标准”,中央八项规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刀”,每一项都是党中央刀刃向内的政治宣示。
实践证明,中央八项规定不仅仅是禁止和限制,它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是必须严格遵守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各级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党中央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统筹做好“学、查、改、促”四篇文章,用理论之光点亮“风雨如磐不动摇”的信仰之光,用学深悟透筑牢“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用细照笃行练就“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坚毅品格。各级党员干部要站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检验政治忠诚的“试金石”,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恒心,转化为“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初心,转化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攻坚决心,以实际行动锻造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
二、勤政为民,彰显实干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央八项规定既是管党治党的“戒尺利器”,也是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梁”。
不正之风离我们越远,群众就会离我们越近,优良的政治生态正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各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带头深化学习,带头真查实改,带头开门教育,带头促进发展,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树牢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始终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担当和作为书写党员干部的奋斗华章。各级党员干部要传承和弘扬党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真正站稳群众立场,深入基层的广阔天地,深入群众的日常生活,去田间地头聆听心声,到工厂车间了解需求,在社区小巷感受期盼,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杜绝“走过场式调研”,警惕“盆景式政绩”,拒绝“选择性落实”,真切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拳拳之心践行殷殷为民的政治担当。
三、清正廉洁,持续转变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清正廉洁,这既是老话题,也是常讲常新的话题。领导干部的职位越高、权力越大,拒腐蚀、永不沾的任务也就越重。”对领导干部来讲,打铁必须自身硬。自身硬首先要自身廉。廉,重在自觉,贵在持久,难在彻底。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各级党员干部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充分发挥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以“探照灯”查找“四风”变异,用“扫描仪”透视隐性腐败,拿“记录仪”追踪整改实效,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不正之风无处遁形,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持续向善向好,让清风正气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各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常想立身之本,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做到“慎独、慎微、慎初、慎终”,时刻保持“自省、自警、自重、自律”,筑牢思想防线,守住廉洁底线,不越纪法红线,把忠诚干净融入灵魂,把修身律己镌刻脑海,正确处理好公和私、苦和乐、义和利、正和邪、是和非的关系,坚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净化生活圈、社交圈、朋友圈,注重家庭家风家教,“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在增强党性修养中提高思想境界,在加强道德修养中砥砺品格操守,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作者简介:薛冰,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中共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图书和文化馆副馆长,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基地研究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