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牢记总书记嘱托,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重庆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装扮一新、节日气氛浓厚。今年,惠及3800多户居民的民主村社区城市更新二期项目改造全部完工,人们多了诗歌长廊、迎宾花园、活动中心等新去处,卫生中心、便民书屋、家电维修点也得到了全新升级。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民主村社区,察看小区改造和便民服务情况。面对围拢过来的社区居民,总书记对大家说:“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中国共产党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总书记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能为解决民生问题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每年办一些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我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5万个。在重庆,当地今年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227个,对老旧住宅更新改造和加装电梯4000部,完成电动车充电端口设施建设2万个以上。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社区乡村,来到群众身边,“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始终是总书记心中的牵挂。他多次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扎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牢记总书记嘱托,各地一系列有温度、见实效的政策举措加快推进、温暖人心。
让更多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进园。截至去年底,我国已建设口袋公园超4.8万个、绿道超12.8万公里。在河南,当地在扩围升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同时,还积极盘活闲置空间、开放围墙“拆栏透绿”,今年将新建提升绿地1000公顷、口袋公园180个、绿道150公里。
“一老一小”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关切。今年,国家财政专门安排1000亿元发放育儿补贴、200亿元推进免费学前教育;同时,持续推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计划全年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在安徽,当地对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区,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10个托位标准建设托育服务设施。今年以来,全省新增托位2.49万个,努力打造覆盖群众家门口的托育服务圈。
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今年,江苏依托规模化养老机构和大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按照“一县一中心”的规模,全面推动适老化生活体验中心建设。在这里,从设计安装到售后服务,人们可以一站式解决适老化改造需求,还能为老人定制助洁、助浴、助医等上门服务。
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群众获得感。今年,内蒙古计划开工建设农村公路5000公里,特别是加快产业路、旅游路建设,推进建制村通双车道、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让更多农村公路项目进村入户。
在宁夏,5G基站行政村覆盖率目前达到了92%。今年,当地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开展互联网问诊,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和共享。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