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三山五园漕粮运输问题研究

清代三山五园漕粮运输问题研究

【摘要】

清代在三山五园地区建造本裕、丰益二仓存储漕粮,以供应圆明园八旗护军以及各御园皇族和服务人口。清廷最初利用会清河漕运,向清河本裕仓运送漕粮,雍正三年因河道治理困难而停止,采用陆运方式。丰益仓建成后,清廷利用通惠河运粮至大通桥再陆运至丰益仓的水陆兼运方式,向本裕仓运送漕粮仍采用陆运。雍正十一年,清廷向本裕仓运输漕粮也采用了水陆兼运方式。三山五园的漕粮水陆兼运方式虽是漕运末端,但对整个漕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乾隆年间对三山五园地区漕粮水陆兼运方式进行了优化,以保证整个漕运顺畅进行。最后,本文对会清河漕运停止后河道与河闸的变迁进行了梳理。

【作者简介】

陈喜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教授。

【全文下载】

清代三山五园漕粮运输问题研究.pdf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