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巩固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京津冀作为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地区,创新资源密集、经济基础较好,在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方面应发挥重要作用。京津冀已经具备了作为全国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良好现实基础,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其作用发挥的问题和短板,因此迫切需要多策并举,巩固提升京津冀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
一是加大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前沿技术攻关,提升创新链源头供给能力。发挥北京的创新优势,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同时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空天科技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聚力攻克“卡脖子”技术。
二是优化区域创新空间布局,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构建高效的技术转移体系和创新转化模式。加快形成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依托,以中关村、天津滨海高新区、雄安新区为重要节点的区域创新空间布局。
三是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合力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围绕北京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高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优势,推动这些创新链对应的产业链环节和相关企业在天津、河北建立规模化的成果转化和生产基地,做大做强京津冀先进制造业集群。
四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提升重要空间节点和跨界区域的产业支撑能力。在“十五五”期间,应增加制造业占比,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先布局若干条经济发展轴带,积极培育东西向经济轴带。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节点城市以及部分县城的产业承接和支撑能力,促进产业布局的相对均衡发展。
(作者为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