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立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使命和历史方位,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重大战略部署和重大实践要求,是当前着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的重要着力点和新的生长点。
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任务和“一号工程”是立德树人。全会强调“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促进思政课堂和社会课堂有效融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等,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紧围绕形成强大思政引领力,构建“五育并举”“三全育人”思政体系,切实将全会精神融入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砥砺青春。
全会将“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强调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在文化强国建设中肩负重大责任。我们必须自觉肩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积极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打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首善之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会深刻把握教育的“三大属性”,着眼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重点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作出一系列新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规律的深邃思考和科学把握,鲜明标识了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和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实际成效。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