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五项工程”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实施“五项工程”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山东省滨州市推动机关党组织将抓党建、强党建形成一种自觉、一种氛围。2025年以来,立足市直机关党建实际,实施铸魂、融合、强基、清风、引领五大工程,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发展。

实施“铸魂工程”,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思想保障。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当成生活习惯、精神追求。一是“第一议题”领学。抓住“关键少数”,围绕学习方向、学习机制、学习效果等,建立13项措施,进一步提升机关“第一议题”学习质效。对市直部门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行全覆盖列席旁听。二是“沉浸课堂”促学。抓好“示范班次”,实行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专家辅导与领导传授相结合、实践演练与专题研讨相结合,举办机关党务干部培训班等8个主题班次,培训党员干部1300余人次。三是“机关青年”研学。抓准“重点群体”,引导年轻党员干部修好理论学习、党性锻炼、基层实践三门课,建立思政课堂、产业学堂、技能讲堂、文化礼堂“四位一体”培训体系,调研攻关“关键小事”240项,评选“党的创新理论与青年发展”获奖作品110篇。

实施“融合工程”,促进一体化协同联动发展。围绕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推动党建为业务工作注入发展动能,业务工作为党建提供实践场景和检验标准。一是横向协同,助力发展动力更足。在全市经济发展“三大战役”“三大行动”等中心工作中,实施机关党员“走在前·勇争先”行动,组织市直机关党组织开展活动265次,参与党员1.1万人次。建立理念、机制、载体、能力、生态5个方面、16项措施,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从“深度融合”向“一体发展”深化拓展。二是纵向联动,助力发展效能提升。深化省市县“三级联动”,突出问题导向,指导市直部门开展联动联建活动55场次,召开现场会议26场次,交流典型经验63项。三是资源整合,助力发展品质更优。开展服务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产业兴·我先行”活动,制定学、答、送、攻、讲5个方面、16项措施,开设“产业学堂”、建立“产业指引”、评选“最优答卷”,开展送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生产要素、送服务保障“四送”活动90余次,在赋能产业集群提质升级中实现机关党组织有行动、党员干部有作为。

实施“强基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让支部挑大梁、党员当主力、机关聚合力,为市直部门实干担当构筑坚实根基。一是筑强战斗堡垒。推动市直部门党组(党委)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制定“三级五岗”责任清单,拧紧责任链条。实施党支部评星定级,命名五星级党支部225个,评选优秀支部工作法145个,在重大招引项目、重点建设项目等一线组建临时党支部76个。二是创新组织生活。汇集127处教育实践基地,绘制“党建地图”,创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新党员入党集体宣誓、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等活动,强化党员意识。三是攻坚“书记项目”。坚持把发展难题作为党建课题,机关党组织书记领衔“切口小、有创新、解难题、示范强”的“书记项目”106个、基层党支部联系点340余个。

实施“清风工程”,让清正廉洁成为市直机关最鲜明的底色。推进清廉机关建设,以严的纪律护航改革发展。一是扬清正作风。实施政治铸廉、教育促廉、组织护廉、文化育廉、制度固廉“五廉”行动,明确15项任务,打造廉洁文化品牌44个,持续推动廉洁文化品牌化、警示教育精准化、廉政谈话常态化。二是锻清风队伍。持续纠治“四风”,健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实施市直机关纪检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市直机关纪检干部180人,切实提升履职能力。三是绘清廉生态。开展《清廉滨州建设·“一把手”话清廉》系列访谈活动20期,市直部门党组(党委)书记带头作承诺、作示范,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守纪律、守规矩。

实施“引领工程”,营造“争第一、干唯一、创一流”的浓厚氛围。以先锋榜样为引领,激励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先进、创品牌。一是点亮品牌矩阵。在“旗帜引领·兴滨先锋”总品牌下,打造基层优秀品牌155个,形成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品牌矩阵。二是点亮身边榜样。选树“身边榜样”18个,在市级主要媒体展播榜样事迹。将榜样事迹纳入支部书记、党务干部培训主题班次,开展宣讲展播。举办“榜样的力量”专题党课,推动“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三是点亮优秀成果。开展“党建看变化”系列活动,评选机关党建创新案例,27篇案例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76项经验在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推广,持续放大机关党建影响力,为品质滨州建设注入先锋动能、贡献机关力量。

(山东省滨州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