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

  • 经师、人师:一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又字石户,度变姓名为蒋山佣,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清之际著名学者。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朝廷批准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从祀文庙 ...[详细] 时间:2021-09-06 14:42 查看:847次
    标签:周可真经师人师顾炎武

  • 看到高考把书法笔势的寓意图鉴列为命题作文,让我想起了东晋永和年间的《笔阵图》。 ...[详细] 时间:2021-09-06 14:37 查看:257次标签:王兆贵笔阵图

  • 文学家鲁迅在平面设计方面颇有建树,如国徽、校徽、书刊封面和房屋改造图等。因为并非专门设计师,除国徽在呈报上级机关时有一份说明外,其余或者没有撰写说明,或者撰写而没有留存,因而,其设计意图和象征意义,就给后人留下了解释的空间和争论的余地。北京大学校徽即其一例。 ...[详细] 时间:2021-09-03 14:37 查看:444次标签:黄乔生鲁迅北大校徽

  • 笔画间的人生修行

    依稀记得,去年11月底,是钱锺书先生诞辰110周年。那个时候,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出版了《钱锺书选唐诗》。其所据底本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钱锺书先生从《全唐诗》中遴选、杨绛先生用毛笔抄 ...[详细] 时间:2021-09-03 14:33 查看:158次
    标签:胡文骏人生修行

  • 人类早期文明中大多都存在着对天、地的崇拜。中华文明也较早产生了人格化的天神,《尚书》言尧舜禅让时曾“肆类于上帝”。 ...[详细] 时间:2021-09-03 14:30 查看:140次标签:牛敬飞郊社之祀南北二郊

  • 首先,感谢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但是具体的,得感谢全根先先生。全先生为了做我的访谈费了极大的功夫,可以说几乎做了竭泽而渔的调查,准备了长达一百余条的访谈提纲。当然,我讲的时候,也随时进行调整。还有蒋重跃教授在采访中也不时提出问题,我们一起探讨。没有二位的 ...[详细] 时间:2021-09-02 14:35 查看:328次标签:刘家和丽泽忆往“所见世”

  •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逐渐在欧美兴起的日常生活史研究,与微观史、新文化史和医疗史等研究异曲同工,不仅是对此前大而化之、见物不见人的历史研究的调整,也是从史学维度对后现代思潮的一种回应:一方面让历史学回到日常生活,消解以往在精心构建的“历史学大厦里竟无人(具象 ...[详细] 时间:2021-09-02 14:28 查看:127次标签:余新忠日常生活史书写方式

  • 蔡美彪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祖籍浙江杭州,出生于天津。1946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1949年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研究生部,师从邵循正先生。1950年在罗常培先生领导的文科研究所担任助教。1952年转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1 ...[详细] 时间:2021-09-02 14:27 查看:185次标签:田澍《中国通史》《八思巴字碑刻文物集释》

  • 崔莺莺与张生的故事和元稹的个人恋爱经历相关,在中国先后被书写为唐传奇《莺莺传》、宋传奇《张浩》、元杂剧《西厢记》等文学名作。 ...[详细] 时间:2021-09-01 14:26 查看:261次标签:狄霞晨崔莺莺东亚“旅行”

  • 五山文学是日本汉诗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其汉诗创作以镰仓室町时代“五山十刹”的禅僧群体为主。以诗僧为主要创作群体的五山汉诗,与倡导“苦吟”、工于炼句的晚唐诗歌多有牵系,尤其随着五山后期社会动荡、禅林式微,诗僧心境与晚唐诗的衰飒习气亦相契合。 ...[详细] 时间:2021-09-01 14:25 查看:183次标签:刘晓晚唐诗《杜律诗话序》《空华集》

  • 与平安时代就被日本诗人推崇的白居易相比,日本诗人对于李白、杜甫的学习起步略晚,约始于五山文学初期。虎关师炼(1278—1346)在《济北诗话》中称“李、杜上才也”,开日本诗人学习李、杜之先河。 ...[详细] 时间:2021-09-01 14:23 查看:459次标签:由墨林李白杜甫日本江户诗坛

  • 杜甫不作海棠诗,引多少猜测

    杜甫字子美,是唐代著名诗人;海棠乃是蔷薇科名花。名人写名花,妙笔国色一相逢,本应产生绝妙的诗篇。事实上杜诗虽然取材广泛,诗料无所不入,却并没有对海棠的书写,可以说杜甫与海棠了不相涉 ...[详细] 时间:2021-08-24 11:00 查看:872次
    标签:朱美禄杜甫海棠诗

  • 精彩展现京剧生行的精髓——我读《京剧生行名家谈戏实录》

    京剧是中国戏曲文化的典范,也是人类戏剧艺术的璀璨明珠。200多年来,历代京剧名家以智慧和心血创造了杰出的表演技艺、精彩的歌唱风格,涌现出灿若繁星、才华卓著的众多名家。 ...[详细] 时间:2021-08-24 10:56 查看:493次
    标签:崔伟京剧《赵氏孤儿》

  • 陈望道:古今中外法,学术中国化

     陈望道(1891—1977),浙江义乌人。早年求学于金华中学、之江大学。1915年年初赴日本留学,就读于早稻田大学、东洋大学、中央大学和东京物理学校;1919年7月毕业于中央大学 ...[详细] 时间:2021-08-24 10:48 查看:503次
    标签:陈光磊古今中外法学术中国化陈望道

  • 钢笔画,顾名思义,最初指以钢笔为工具创作的美术作品,后随着材料与创作方式的拓展,也包含蘸水笔、圆珠笔、针管笔和签字笔等硬笔绘画。钢笔画风格沉稳、刻画细致,表现力丰富,无论大幅的宏阔浩瀚,还是咫尺的精微细腻,都极具观赏性,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详细] 时间:2021-08-20 11:44 查看:269次标签:陈荣淬钢漉墨万物大美

  • 语言智能本来指人类在运用语言文字过程中所蕴含的各种语言能力,比如,语言逻辑思维能力,语言形象思维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水平的飞跃发展,语言智能早已突破人类本身的界限,发展成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模仿人类的语言智能,成为机器使用语言所产生 ...[详细] 时间:2021-08-20 11:43 查看:334次标签:苏金智语言智能水平语言能力

  • 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领导中国语言文字事业砥砺前行,成功推进几千年来最为深刻而广阔的变革和发展,谱写了中国语言文字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回顾我们党领导语言文字事业的百年光辉历程,从中汲取继续奋进前 ...[详细] 时间:2021-08-20 11:42 查看:419次标签:刘朋建书同文语同音

  • 8月5日,始建于清朝的苏州市姑苏区梵门桥弄吴宅,启动征收房屋评估程序。迁出其中居民后,江苏省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根据城市更新的有关精神,对其先保护修缮实现老宅更新,然后优选业态谋求活化利用。 ...[详细] 时间:2021-08-19 11:41 查看:328次标签:苏雁姑苏老宅明代老宅

  • 2008至2012年间,学者陈平原出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那五年里,因为工作状态的调整,在继续从事专业研究之余,他还写下了数十篇文章,用他的话说,既然“杂事繁多”,只好“学会了见缝插针,将开场白、演讲稿、书刊序跋等,全都作为‘文章’来经营”(《花开叶落中文系· ...[详细] 时间:2021-08-19 11:41 查看:299次标签:李浴洋压舱石人文学

  • 黄乔生: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常务副馆长、研究馆员。著有《八道湾十一号》《度尽劫波——周氏三兄弟》《字里行间读鲁迅》等。 ...[详细] 时间:2021-08-19 11:40 查看:330次标签:陈雪鲁迅《鲁迅家书》

博古通今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