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

  • 牛是重要的劳动力,犁地、拉车等重体力活都少不了它。因此挑选牛很关键,这是一个技术活。史铁生在陕北清平湾插过队,有过两年的喂牛经验,因此他不但能和牛“斗智斗勇”,而且还知道如何挑选一头“好”牛:“现在要是有谁想买牛,我担保能给他挑头好的。 ...[详细] 时间:2021-09-15 15:12 查看:237次标签:宫立《水牛赞》

  • “百里千刀一两漆”,漆艺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工艺,清代尤其是乾隆朝的宫廷漆器更是璀璨夺目。正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展出的“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朝漆器展”自开幕以来便引发广泛关注。从故宫院藏一万八千多件漆器中精选出的百余件具有乾隆朝鲜明特点、代表着清代中期工艺特色的漆器,诉 ...[详细] 时间:2021-09-14 15:16 查看:178次标签:邢娜乾隆朝宫廷漆器清代漆工艺

  • 《红楼梦》第三回中,有一个发人思考的情节:黛玉刚到贾府,一次与贾母进餐后闲聊,贾母问及念何书,黛玉答:“刚念了‘四书’”。然而片刻之后,黛玉与宝玉叙谈中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短短几分钟,黛玉就忘记了刚刚说过的话?内有什么隐情? ...[详细] 时间:2021-09-14 15:15 查看:279次标签:柴如瑾曹雪芹人物对话艺术

  • 清刘熙载在《艺概》中主张“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人籁恶归天籁矣。”明确提出“极炼”和“不炼”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单纯的“炼”太露痕迹,只有“极炼”达到“不炼”的程度,才算达到艺术的极致。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教师、中国画系主任陈磊的山水画艺术,正是 ...[详细] 时间:2021-09-14 15:11 查看:338次标签:张铭极炼山水画

  • “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从汉代开始,在农历七月初七到来之际,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就会在庭院内一同穿针引线、制作小物、培育巧芽、歌唱童谣、摆上瓜果、乞求智巧,这一过程称为“乞巧”。各朝各地风俗不一,丰富有趣。 ...[详细] 时间:2021-09-13 15:08 查看:147次标签:张汀乞巧文化流变与发展

  • 中国诗歌的长河,兼收并蓄,奔流直下到了唐代。唐诗是中国诗史上空前浩大的汇流,是时代的呼唤,是文学自身求变、厚积薄发的结果。 ...[详细] 时间:2021-09-13 15:06 查看:630次标签:徐刚词语咏叹调

  • 在福州召开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奥地利、比利时、捷克、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七国联合跨境申遗的“欧洲温泉疗养胜地”项目如愿以偿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早在2012年这几个国家就开始紧密合作共同筹备提案,直到2019年1月该项目被列为世界遗产的提名项目。 ...[详细] 时间:2021-09-13 15:05 查看:182次标签:杨雪梅欧洲温泉巴斯

  •  1945年8月15日是世界史上意味深长的一天。这一天,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5日也被战后日本知识分子视为切入日本史的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详细] 时间:2021-09-10 15:04 查看:139次标签:陈言鹤见俊辅八月十五日

  • 眼前的这本《近现代作家视域中的西安意象》,是作者刘宁爬梳百年来相关作家涉猎西安作品的思想结晶。刘宁是一个睿智、勤勉的学者,熟悉文学创作流向,熟稔艺术发展脉搏。她自觉关注文学新人新作和文坛新走向,以理性建设性的批评实绩及时发声,成为新时代中国文学建构的一个重要参 ...[详细] 时间:2021-09-10 15:03 查看:169次标签:章学锋西安史文学

  • “巴尔干”和“东南欧”都是指代欧洲东南部区域的名称,自19世纪末以来一直被人们混用,即使研究这一区域的专业学者有时对此也不加分辨。然而,从这两个概念的历史文化内涵来看,其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不能随意混用。本文从概念史视角对这两个名称的由来、内涵与差异作一初步考察 ...[详细] 时间:2021-09-10 15:02 查看:215次标签:李建军巴尔干东南欧

  • 海洋及其赖以依存的港口,不仅从事着货物、信息、物种的交换,更是不同文明、族群、宗教的交汇之所。特别是自地理大发现以来,全球逐渐连结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和互动共生的网络。在此过程中,散布在港口地区的“贸易流散社群”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详细] 时间:2021-09-09 15:01 查看:147次标签:艾仁贵港口犹太人近代早期的洲际交流

  • 在中文语境中,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文明一方面可指文化,另一方面可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文化则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 ...[详细] 时间:2021-09-09 15:00 查看:289次标签:董欣洁唯物史观文明话语

  • “史”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认为“史”有四义:用如事,事业之意;任事者之称;用如使,令也;一期贞人名。史实为事之初文,后世复分化孳乳为史、吏、使等字。 ...[详细] 时间:2021-09-09 14:55 查看:223次标签:林训涛先秦史官文史职守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一篇的开端,人们耳熟能详。然而,诗篇所言“雎鸠”为何鸟,它与全篇意义的内在关联如何?这种关联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内涵?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值得进一步探讨。 ...[详细] 时间:2021-09-08 14:54 查看:332次标签:姚小鸥兴象文化内涵

  • 朱凤瀚《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竹简〈诗〉初探》(《文物》2020年第6期)对海昏侯墓出土《诗》本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使我们对海昏侯《诗》简的价值有了初步的认识。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有1200枚《诗经》简,虽然多为残断简,但数量如此大的《诗》简对我们讨论汉代《诗经》学相关 ...[详细] 时间:2021-09-08 14:51 查看:158次标签:张玖青海昏侯汉代《诗》本

  •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大国,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国。我国是最早、最积极参与和介入国际非遗保护事务的国家,也是进入世界非遗代表作数目最多的国家。 ...[详细] 时间:2021-09-07 14:49 查看:220次标签:向云驹非遗文化休闲意义

  • 画里,苍莽的大地一眼望不到尽头,清晨的雾气仿佛还未散尽,朦朦胧胧。农夫与两匹耕马并行于田间,满头银发的他低着头,若有所思,安详的面庞与稳健的脚步传递出平静而笃定的力量。这幅名为《耕者》的中国画,于近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王盛烈艺术展”中亮相,画中质朴而坚定的“ ...[详细] 时间:2021-09-07 14:48 查看:149次标签:荣池笔耕墨园情寄丹青

  • 《春游琐谈》属于笔记杂著。此类著述古已有之,以随笔记录为特点,内容大都为记见闻、辨名物、释古语、述史事、写情景,由分条的短篇汇集成书。不过,这类书从来都是一家之作,不是诸家合集,而且20世纪以来,这种文史体裁的著作早就不大有人写了。 ...[详细] 时间:2021-09-07 14:45 查看:134次标签:薛永年春游琐谈

  •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部署,国家卫生健康委党校会同健康报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人口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华医学会有关专家编辑的《百年卫生 红色传承》一书,于近期出版了。作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和党史学习教育必读书籍,这本书有值得一说的理由。 ...[详细] 时间:2021-09-07 14:44 查看:163次标签:游苏宁百年仁心薪火相传

  • 我常把自己的写作形容为种“四棵树”,第一棵是“小说树”,第二棵是“散文随笔树”,第三棵是“建筑评论树”,第四棵才是“《红楼梦》研究树”。从登上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开始,我对红学的研究便受到大众关注,导致我种的其他三棵树被“《红楼梦》研究树”给遮蔽了。而且, ...[详细] 时间:2021-09-06 14:43 查看:122次标签:刘心武红楼

博古通今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