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

  • 也说“衡阳雁”

    “衡阳雁”是古代诗词中的经典意象,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均与之相关,如杜甫“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等。 ...[详细] 时间:2021-03-24 01:05 查看:220次
    标签:孟国栋孙晓磊衡阳雁

  • 《从长江的尽头回家》:要脱贫,更要致富

    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近期,江苏卫视将镜头对准正在协同发展的长江经济带,推出公益文化纪实节目《从 ...[详细] 时间:2021-03-23 23:58 查看:55次
    标签:周慕超

  • 李白乐府诗的继承与创新

    乐府诗是李白诗里尤为重要的一类,在《李太白集》中,乐府编为4卷,计149首,其中多数为拟古乐府。李白乐府,名篇极多,如《蜀道难》《远别离》《梁甫吟》《将进酒》《战城南》《行路难》《 ...[详细] 时间:2021-03-23 01:07 查看:71次
    标签:张晶李白乐府诗继承与创新

  • 在惩戒与救助之间

    17世纪的法国经历了辉煌的太阳王时代,凡尔赛宫的美轮美奂、文学与艺术的蓬勃发展、开疆拓土的赫赫战功,使得这个时代被称作“伟大的世纪”。然而,这也是欧洲危机四伏的年代,史学界有17世 ...[详细] 时间:2021-03-22 01:10 查看:83次
    标签:庞冠群惩戒救助之间

  • 近代早期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多层次治理

    近代早期(即16—19世纪)的德国也被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是这一时期欧洲最为重要的国家之一,由领地国家和帝国城市构成。到1800年,在其疆域缩水不少的情况下,仍然还有6 ...[详细] 时间:2021-03-22 01:09 查看:67次
    标签:钱金飞

  • 近代早期英国的粮食问题与政府应对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涵盖社会运行的方方方面。在近代早期,欧洲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商业社会转型。在此过程中,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贫困、饥荒等社会矛盾和问 ...[详细] 时间:2021-03-22 01:08 查看:83次
    标签:初庆东政府应对粮食问题

  • “异域”角度看唐诗

    拉铁摩尔在《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一书中不仅关注边疆地区作为“自在的空间”在地理、文化、政治等方面的独特性,而且通过边疆内部的运行机制探讨边疆与中原的关系,从而提出了“从边疆发现中国 ...[详细] 时间:2021-03-22 01:04 查看:64次
    标签:田峰异域唐诗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可谓家喻户晓,但诗中“衰”字的读音,乃至此字究竟为何字,一直存在争议。shuāi还是cuī?“衰”还是“摧”或“催”? ...[详细] 时间:2021-03-22 00:42 查看:19次标签:盛大林韵书

  • 单士元: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民族文化

    单士元,1907年出生,1998年去世。北京人。著名清史专家、档案学家和古建筑学家。1924年到故宫博物馆工作,1962年至1984年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此后至去世任故宫博物院顾问 ...[详细] 时间:2021-03-19 01:01 查看:33次
    标签:狄雅静单士元保护文物

  • 大运河漂来紫禁城

    两千余年来,大运河以其沟通南北、漕运货运的强大功用,孕育了沿岸各城市文化。对于终点北京、对于紫禁城来说,尤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建造紫禁城的许多建筑材料,都是通过运河运到北京的。从 ...[详细] 时间:2021-03-19 00:43 查看:62次
    标签:单霁翔大运河紫禁城

  • 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智慧

    法国巴黎当地时间11月2日下午,第十四届世界遗产委员会特别会议宣布,原定今年在中国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延期至2021年6月或7月。会议决定,所有原定在2020年和2021 ...[详细] 时间:2021-03-19 00:39 查看:85次
    标签:林秀琴文化遗产中国智慧

  • 大雪纷飞落古今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伴随着近日气温的持续走低,我们即将迎来冬天的第三个节气——大雪。明人王象晋在其《群芳谱》中对此有着十分详细且通俗的解释:“大雪,十一月节,言积寒凛冽,雪至此 ...[详细] 时间:2021-03-18 00:36 查看:71次
    标签:万伊大雪纷飞袁安卧雪图

  • 唐宋八大家九百年后再“聚首”

    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首次聚集、过半封藏已久文物的首次展出、辽宁省博物馆宋代国宝文物倾囊而出,国内十多家文博单位鼎力支持……12月2日,史上首个展现唐宋八大家家国情怀和时代风华的展览— ...[详细] 时间:2021-03-18 00:33 查看:66次
    标签:刘勇唐宋八大家瑞鹤图

  • 今天为何要读经典

    一个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必然有自己经久不衰的经典。“经”是经久不易之书,“典”是规范神圣的典册。“经典”具有根源性、典范性、权威性和永恒性,或是经过历史淘汰,优胜出来的被证明是 ...[详细] 时间:2021-03-18 00:29 查看:184次
    标签:廖名春经典孝经

  • 一代文化人的心灵史

    9月14日,正值我国著名出版家范用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为书籍的一生——范用逝世十周年纪念展”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展出。开展当天,四卷本《范用存牍》同时发布。书中收录了范用生 ...[详细] 时间:2021-03-17 00:26 查看:108次
    标签:汪家明范用存牍傅雷家书

  • 高古气息扑面而来

    20世纪70年代出土的马王堆汉墓竹简帛书,是近代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资料陆续公布以后,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产生了巨大的学术影响。 ...[详细] 时间:2021-03-17 00:24 查看:65次
    标签:赵平安《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马王堆汉墓简帛文字编》

  • 邮票上的恩格斯

    11月28日,中国邮政发行《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纪念邮票,全套2枚。邮票由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设计。第一枚“青年恩格斯”,图案展现了青年恩格斯半身像,背景为恩格斯故居 ...[详细] 时间:2021-03-17 00:21 查看:80次
    标签:党玉占恩格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 从意象到意境

    “意象”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中国画通过笔墨色、章法等形式语言塑造“意象”,通过“意象”实现真、善、美的统一,而真、善、美又凝合成“意境”,因此“意象”是中国画一切元素与关系的中心 ...[详细] 时间:2021-03-16 00:22 查看:91次
    标签:闵靖阳意象意境

  • 从“拉大锯,扯大锯”说起

    “比(比喻)”和“兴(起兴)”是中国传统文学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过去的研究者大都注意到二者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最著名的就是刘勰提出的“比显兴隐”说。然而造成这种不同效果的原因是什 ...[详细] 时间:2021-03-16 00:19 查看:90次
    标签:蒋成峰拉大锯扯大锯

  • 红线女与粤剧《山乡风云》

    长篇小说《山乡风云录》的作者是曾任粤中纵队司令员、广州市委书记的吴有恒。据其子吴幼坚介绍,这部具有中国传统侠义小说的风格和浓郁的岭南特色,讴歌了解放战争时期广东五邑地区军民不屈不挠 ...[详细] 时间:2021-03-16 00:17 查看:141次
    标签:孔庆夫红线女山乡风云

博古通今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