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1896—1945年)有一次请一位在军界做事的朋友到饭馆吃饭。饭毕,饭馆侍者到他们饭桌边收费,他就从鞋垫底下抽出几张钞票交给他。他的朋友很诧异地问:“郁兄,你怎么把钱藏在鞋子里呀?” ...[详细] 时间:2016-03-28 09:23 查看:62次标签:
著名作家梁实秋擅长讲演,独具风格,给友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在师大任教期间,当时的校长刘真,常请名人到校讲演。有一次,主讲人因故迟到,在座的师生都等得很不耐烦。 于是,刘真便请在座的梁实秋上台给同学们讲几句话。 ...[详细] 时间:2016-03-28 09:23 查看:42次标签: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1863—1957年)赴宴作画。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略为思索,铺纸挥洒。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 众人赞不绝口, ...[详细] 时间:2016-03-28 09:23 查看:59次标签:
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好友徐悲鸿(1895—1953年)与赵望云都擅长画马,而徐比赵的名声大,赵很不服气。一天,赵见徐不在,就问大千说:“人家都说悲鸿画马比我画得好,你说说到底是谁的好?”“当 ...[详细] 时间:2016-03-28 09:23 查看:56次标签:
1945年,我国著名漫画家廖冰兄在重庆展出漫画《猫国春秋》,当时在渝的许多文化名人如郭沫若(1892—1978年)、宋云彬、王琦等都应邀前往,参加首展剪彩仪式。 席间,郭沫若问廖冰兄:“你的名字为什么 ...[详细] 时间:2016-03-28 09:23 查看:57次标签:
抗战期间,北新书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作家老舍(1899—1966年)催过稿。老舍在寄稿的同时,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带戏曲味的答催稿信: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 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呔!马来 ...[详细] 时间:2016-03-28 09:23 查看:130次标签:
张伯苓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毕生从事教育工作,40余年如一日,在天津创办“南开大学”,不但使该校成为学术重镇,而且培养了无数的英才,对国家的贡献极大。 在一次毕业典礼上,张伯苓对学生讲话中,针对当时一对电影明星闹离婚 ...[详细] 时间:2016-03-28 09:23 查看:47次标签:
作家端木蕻良(1912年生)青年时代就爱读、爱谈《红楼梦》,是个“红”迷,加上对旧体诗词下过一番功夫,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赞扬他的人说他有才气,奚落他的人说他是“公子哥儿”。 40年代,他 ...[详细] 时间:2016-03-28 09:23 查看:313次标签:
1940年,潘光旦(1899—1967年)教授在西南联大任教务长,他同时研究优生学与心理学。当时云南多鼠,潘教授深受其苦,只好张夹设笼进行捕捉。一日捕得硕鼠10多只,便斩头剥皮,弃其内脏,然后洗净切成块状,请夫人做成菜。 夫人 ...[详细] 时间:2016-03-28 09:23 查看:60次标签:
1937年阎锡山路过江苏无锡,登锡山游览,忽然对他的随从们说:“我有个对子的上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请大家对个下联。”随从们无人能对,阎锡山十分得意,登报公开征求下联。好长时间,竟无人应征 ...[详细] 时间:2016-03-28 09:23 查看:77次标签:
建国初期,陈毅(1901—1972年)在上海任市长。有一次对工商界人士演讲,讲台上安放着名贵的鲜花和精美的茶具。陈毅上台便说道:“我这个人讲话容易激动,激动起来容易手舞足蹈,讲桌上的这些东西,要是被我碰坏,我这个供给制的市长,实 ...[详细] 时间:2016-03-28 09:23 查看:233次标签:
十年浩劫中,有个造反派想把花园里的一盆花拿回家去,但不知道这盆花好不好,就去问那些“黑作家”们。 被专政的作家们都不想理他,推说不知道。这个造反派火了,指着赵树理说:“你也不知道?” ...[详细] 时间:2016-03-28 09:23 查看:48次标签:
文学大师钱钟书最怕被宣传,更不愿在报刊上露脸。有一次,一位英国女士求见他,他执意谢绝,在电话中,他对那位女士说:“小姐,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 ...[详细] 时间:2016-03-28 09:23 查看:48次标签:
姜昆(1950年出生)出了名后,走到哪里都会被人认出来,弄得他轻易不敢上街。一次,他在公园拍电视片,人们把他所在的小屋围得水泄不通。工作人员磨破嘴皮,人们还是不肯散去。姜昆只好换了弟弟的衣服,戴上老头帽才混出包围圈,出了公园。同伴说:现在 ...[详细] 时间:2016-03-28 09:23 查看:71次标签:
语言大师侯宝林,在一次相声艺术家的表演会上,表演京戏唱段时,十分精采,观众热烈鼓掌。 唱完后,他自谦不足,颇有风趣地说:“岁数大了,唱不好,就能糊弄人。” 主持人说:“我听挺棒!&rdqu ...[详细] 时间:2016-03-28 09:23 查看:57次标签:
一次,南开大学请著名作家刘绍棠去作报告。当刘绍棠讲到文学创作要坚持党性原则时说:“每个阶级的作家都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即使是真实的东西,也是有所写,有所不写的,无产阶级的文学更是如此。” 有个女学生听后 ...[详细] 时间:2016-03-28 09:23 查看:54次标签:
有一次纪念老舍先生的会上,有人建议侯宝林、谢添和杜澎三人说一段传统相声《扒马褂》,请马三立导演。杜澎说:“不行!”“为什么?”杜澎说:“咱三人凑在一起演不好!”“怎么不好?”杜澎说: ...[详细] 时间:2016-03-28 09:23 查看:32次标签:
在纽约国际笔会第48届年会上,有人问中国著名作家陆文夫对性文学是怎么看的。 陆文夫幽默地答道:“西方朋友接受一盒礼品时,往往当着别人的面就打开来看。而中国人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离开以后才打开盒子。” ...[详细] 时间:2016-03-28 09:23 查看:43次标签:
以《人到中年》为代表作而驰名文坛的中国当代作家谌容,一次去美国访问。她应邀去美国某大学进行演讲时,其中有个美国人向她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听说您至今还不是一个中共党员,请问您对中国共产党的私人感情如何?” ...[详细] 时间:2016-03-28 09:23 查看:54次标签:
典狱:“你昨天才出狱,怎么今天又犯法了?”犯人:“我在狱中,学的藤手工,还有一种手提包织法没有学会,只好前来补习。” ...[详细] 时间:2016-03-28 09:23 查看:47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