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笑话

  • 有个女子很迷信,经常去拆字。这一天,她捡了个“韻”字,问婚事如何?拆字先生不加思索,有板有眼地说:“韻”字拆开是音、员,你姻缘俱备,婚事必定圆满!”女子听了大喜,但 ...[详细] 时间:2016-03-25 09:05 查看:43次标签:

  • 有一人爱酒如命。一天,他接到外甥一封来信,打开信一看,全是阿拉伯数字:“99:8179.7954.76229.8406.9405.7918934.1.91817。” 他读了一遍又一遍,不解其意,便去请 ...[详细] 时间:2016-03-25 09:05 查看:52次标签:

  • 一位教社会学的老师打了个幽默的比喻说:“西方国家的夫妇老是闹离婚,因为他们的爱神是个小娃儿。瞧瞧中国的月下老人,经验十足,所以中国夫妇的婚姻较为恒久。” ...[详细] 时间:2016-03-25 09:05 查看:37次标签:

  • 爷俩在看立体电影。女儿:“爸爸,我怕那标枪扎眼睛。”爸爸:“怕扎眼睛把镜子摘了!”女儿:“摘了不是更危险吗?” ...[详细] 时间:2016-03-25 09:05 查看:72次标签:

  •  两个人第一次看立体电影。散场时,甲说:“我当什么是立体电影呢,原来就是重影。”“那发给你的眼镜呢?”乙问。 “我没戴,戴上就没有那立体感了!” ...[详细] 时间:2016-03-25 09:05 查看:51次标签:

  •  星期天休息,妻子却找不到丈夫。晚饭后丈夫一回家她就问:“你到哪里去了?”“我去看三个人。”“三个人?”妻子有点紧张。 “不要紧张,他们都是正经人:一个是《沉默的人》,一个是《愤怒的人》,一个是《与魔鬼打交道的人》。 ...[详细] 时间:2016-03-25 09:05 查看:33次标签:

  • 清末,山东临清(今河北省临西县)某村,有个叫罗竹林的庄稼人,滑稽多智,方圆百里闻名。 某年,他去北边的直隶冀州(今河北省冀县)一带打短工。一天,走了好多路,饥饿难熬。遇到有个财主家的大少爷带着一帮人,牵狗架鹰出来打猎。几个随从抬着馍馍挑着肉 ...[详细] 时间:2016-03-24 09:24 查看:42次标签:

  • 60年代的制度规定,高级领导在人民大会堂就餐,白天正餐每人交8角钱,夜里11点以后吃夜餐两菜一汤不交钱。周总理夜间常在人民大会堂开会、接见、处理国际事务或国内大事。吃夜餐总是坚持照白天正餐的标准交8角钱。工秘人员不好办,人大会堂也不好办, ...[详细] 时间:2016-03-24 09:19 查看:82次标签:

  • 60年代三年困难时期,中央有个内部价格的特供部,周总理嘱咐他的工作人员说:“你们不要去那里给我买东西,那里面有名堂?”总理皱起眉头说:“什么内部价格呀,我们不要占这个便宜,要买什么到街上去买。”“街上没有。”不知谁小声嘀咕一 ...[详细] 时间:2016-03-24 09:19 查看:103次标签:

  • “文化大革命”时有一次,周总理陪外宾外出去参观大寨。参观完了陪外宾吃饭前,工作人员总感觉他有什么事要说但总没说出来,就问他说:“总理,你有什么事吧?”  “嗯,”总理略一沉吟,用商量的语气说:“这次吃饭要一起吃。我的牙齿已经全松动了……你 ...[详细] 时间:2016-03-24 09:19 查看:51次标签:

  •   1958年7月,周总理到广东省新会县视察,风尘仆仆,日夜操劳,确实辛苦。时任该县的县委书记党向民同志看到眼里,急在心里,感到实在过意不去,就在周总理离开新会的前夕,悄悄地安排为总理设宴送行。宴会地点就安排在县委院内的一间小屋里;厨师,就是县委伙房的 ...[详细] 时间:2016-03-24 09:19 查看:39次标签:

  •   1934 年 10 间,正当蒋介石向苏区发动“围剿”的时候,周恩来从瑞金路过住在雇农张慈福家里。当时环境异常艰苦,他的身体很差但仍然夜以继日地带病坚持工作。警卫员们很为他的身体健康担心,有一天,上级发下了津贴费。大伙儿便瞒着他去老乡家买来一个冬瓜 ...[详细] 时间:2016-03-24 09:19 查看:45次标签:

  • 在一次记者招待上,一位西方女记者问道:“总理先生,可不可以问您一个私人问题?”“可以的。”周总理微笑着回答。“您已经60多岁了,为什么依然神采奕奕,记忆非凡,显得这样年轻、英俊?”这个问题引起一片哄然大笑!周总 ...[详细] 时间:2016-03-24 09:19 查看:47次标签:

  • 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你们中国人口众多,你知道你们中国有多少个厕所吗?”这是一个非常刁难的问题,总理是管理国家大事的,怎么可能去调查全国有多少个厕所呢?大家都在瞪大眼睛等着周总理的回答。周总理不假思索:“两个。” ...[详细] 时间:2016-03-24 09:19 查看:269次标签:

  •   有一次一个外国嘉宾问周总理:“总理先生,你见过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吗?”有点想嘲笑的意思,以为自己见过美女如云,周总理不近女色不可能知道世界第一美女的名字的 。周总理说:“见过!”对方问:“是谁?在哪里?” ...[详细] 时间:2016-03-24 09:19 查看:123次标签:

  • 1954年,周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通知工作人员,给与会者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工作人员为了使外国人能看懂中国的戏剧片,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呈周总理审阅。周总理批评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工作人员不服气 ...[详细] 时间:2016-03-24 09:19 查看:46次标签:

  • 50年代初,有一次周总理在中南海勤政殿设宴招待外宾。这时,上来一道汤菜,汤里的各种汤菜都雕刻成不同的图案,真正的是色、香、味俱佳。然而,冬笋片却在汤里一翻身恰巧变成了法西斯的标志。外宾见此大惊失色,忙向总理请教这是何意?总理也感到十分突然,但他随即泰然 ...[详细] 时间:2016-03-24 09:19 查看:164次标签:

  • 50年代,有一次,周总理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记者看到总理办公桌上有一支美国制造的名牌“派克”钢笔,便十分傲慢的问:“总理阁下,你也使我们美国产的名牌“派克”钢笔吗?”意在讽刺我国当时连一支名牌钢笔也造不出来。周总理听了风趣地说:“这是一位 ...[详细] 时间:2016-03-24 09:19 查看:712次标签:

  • 解放初期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一位不怀好意的外国记者问周总理:“中国现在还有没有娼妓?”这位记者的提问是非常阴毒的,他设计了一个圈套给周总理钻。当时我国内地已彻底消灭了妓院,妓女经过改造也都已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港、澳没有回归,台湾还被 ...[详细] 时间:2016-03-24 09:19 查看:656次标签:

  • 1945年重庆谈判时,国民党政府对以周恩来为首席谈判代表提出的和平协议难以接受。一官员恼羞成怒地对我方代表咆哮道:“对牛谈琴!”周恩来神态自若,不缓不慢地应了一句:“对,牛弹琴。”这位国民党官员说“对牛弹琴”意思是贬低共产党 ...[详细] 时间:2016-03-24 09:19 查看:255次标签:

轻松一刻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