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伏尔泰到了84岁高龄卧床不起等待死神降临的时候,一位牧师自作多情,走到他的床边,为他祈祷忏悔——这是为垂死者订购天国飞机票或入场券的一贯作业。但是,这位老顽固非但不领情,反而追根究底,盘问起人家的身份来:“牧师先生 ...[详细] 时间:2016-03-15 10:43 查看:114次标签:
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1859—1952年)和几位哲学界的同事在百老汇大街上闲逛。突然有人提议去看一场露天电影,刚才还在思考和讨论的头脑还未来得及细想,他们便举步向一家露天电影院走去。等这伙哲学家抵 ...[详细] 时间:2016-03-15 10:43 查看:266次标签:
1717年,伏尔泰因为讥讽摄政王奥尔良公爵,被囚禁在巴士底监狱11个月28之久。出狱后,吃够了苦头的哲学家知道此人冒犯不得,便去感谢他的宽宏大量,不计前嫌。摄政王深知伏尔泰的影响,也急于同他化干戈为玉帛。于是两人都讲了许多恰到好处的抱歉之辞。最后伏尔泰 ...[详细] 时间:2016-03-15 10:43 查看:69次标签:
性格放荡不羁并一贯讥讽当时大人物的伏尔泰,有一天将一名同辈作家赞扬了一番。他的一位朋友当即指出:“听到您这样慷慨地赞扬这位先生,我真遗憾。要知道,就是这位先生在背后经常说您的不是。” “这样看来,我们两 ...[详细] 时间:2016-03-15 10:43 查看:66次标签:
休谟去逝前不久还出席过一次晚宴。宴会上一个客人抱怨世界充满了敌意,人跟人之间的对立太深了。老哲学家颇不以为然。“不,并非如你所说。”他语重心长地说,“你看,我以前写过能引起敌意的各种题目,道德的,政治的,经济的,还有 ...[详细] 时间:2016-03-15 10:43 查看:61次标签:
一个边远省份的读者给法国哲学家、作家伏尔泰(1694—1778年)写了一封洋洋洒洒的长信,表示仰慕之情。 伏尔泰回了信,感谢他的深情厚意。 从那以后,每隔10来天,此人就给伏尔泰写封信。伏尔泰回信越来越短,终于有 ...[详细] 时间:2016-03-15 10:43 查看:85次标签:
英国哲学家、诗人贝恩斯(1823—1887年)在泰晤士河上看见一个富翁被人从河里救了起来。那个冒着生命危险营救富翁的穷人,竟只得到一个铜元的报酬。围观的人被这富翁的吝啬激怒了,要把他再扔到河里去。 这时,贝恩斯立即上前阻止,说 ...[详细] 时间:2016-03-15 10:43 查看:60次标签:
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休谟(1711—1776年)也是一位经济学家、历史学家。他晚年退休后,每年还能拿到1000英镑的退休金和印书稿费。他在爱丁堡图书馆做管理员时写的《大不列颠史》是一本重印多次的畅销书。周围的人劝他再写续集,一直写到当代。 ...[详细] 时间:2016-03-15 10:43 查看:68次标签:
约翰·海沃德爵士于1599年出版了著名的传记小说《亨利四世》。然而这几乎招来了他的杀身之祸。因为当时的伊丽莎白女王认为作者是借古讽今,含沙射影地抨击她的现行政策。 女王很快召来了司法官员,建议以谋反罪对海沃德提起诉讼。 ...[详细] 时间:2016-03-15 10:43 查看:130次标签:
英国哲学家威廉·休厄尔(1794—1866年)是一位幽默能手。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英国剑桥的卡姆河只是一条被用作城区排水的排水沟。有一次,女王访问剑桥,在河上的一座桥上停了下来,对簇拥着她的剑桥大学的要人说,河里漂着的废纸太多了 ...[详细] 时间:2016-03-15 10:43 查看:88次标签: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年)家里来了个不速之客。此人名叫荷克,是一名惯匪。法院正在对他进行侦讯起诉,看来非判死刑不可,他请培根救他一命。 他的理由是:“荷克”(h ...[详细] 时间:2016-03-15 10:43 查看:108次标签:
有一次,伊丽莎白女王巡幸到培根的府邸。由于女王生活在宅深墙高的宫庭大院里,平时也多来往于达官显贵们奢侈华贵的住宅,当她看到简朴普通的大法官的宅第时,不禁惊叹道:“你的住宅太小了啊!” 培根站在女王身边,仔细端详了自 ...[详细] 时间:2016-03-15 10:43 查看:158次标签:
著名的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终身未娶。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两个朋友。 一个朋友问他:“你不为你的独身主义后悔吗?” 斯宾塞愉快地答道:“人们应该满意自己所做出的决定。我为自己 ...[详细] 时间:2016-03-15 10:43 查看:51次标签:
罗素于1920年曾来过中国。可到中国后生了一场大病。病后,他拒绝任何报人的采访,一家对此很不满意的日本报刊谎登了罗素已去世的消息。后虽交涉,他们仍不愿收回此消息。 在他回国的路上,罗素取道日本,这家报社又设法采访他。26 作 ...[详细] 时间:2016-03-15 10:43 查看:61次标签:
有一天,罗素的一位年轻朋友来看他。走进门后,只见罗素正双眼凝视房屋外边的花园,陷入了沉思。 这位朋友问他:“您在苦思冥想什么?” “每当我和一位大科学家谈话,我就肯定自己此生的幸福已经没有 ...[详细] 时间:2016-03-15 10:43 查看:114次标签:
F·D·E·施莱艾尔马赫(1768—1834年),德国哲学家和神学家,他的神职工作做得尤其出色。 有人称颂他的布道具有少有的广泛性,他的教义宣讲能吸引社会各个阶层的广大听众,不仅有大学 ...[详细] 时间:2016-03-15 10:43 查看:57次标签:
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尼采(1844—1900年)对女性特别仇视,他一生不接触女人,曾经这样说过:“男子应受战争的训练,女子则应受再创造战士的训练。”又说:“你到女人那里去吗?可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 ...[详细] 时间:2016-03-15 10:43 查看:96次标签:
德国哲学家A·叔本华(1788—1860年)某年住在法兰克福的旅馆出租套房里。紧靠旅馆有一家小饭馆,他常去那里吃饭,那也是英国军事人员常去的地方。 一个饭店侍从目睹了一件有趣的事:每次饭前,叔本华总要把一枚金币放 ...[详细] 时间:2016-03-15 10:43 查看:69次标签:
有个人在交际场合中一言不发,哲学家狄奥佛拉斯塔对他说:“如果你是一个傻瓜,那你的表现是最聪明的;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那你的表现便是最愚蠢的了。” ...[详细] 时间:2016-03-15 10:43 查看:93次标签:
有人问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你和平庸人有什么不同?” “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哲学家回答说。 ...[详细] 时间:2016-03-15 10:43 查看:139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