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衡有才但性傲。某年,因得罪曹操而险些被杀。后来曹操把他送给刘表。临走前,朋友们在城南与他饯别,弥衡还未到之时,众人讲定:“今天要折辱一下弥衡,等他来到时,均不发语,有的卧、有的坐。”弥衡一到,便独自号陶大哭起来,听来很是令 ...[详细] 时间:2016-02-26 11:26 查看:6次标签:
孔融,字文举,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他从小就思维敏捷,很有文才,也有口才。他十岁那年,随父亲到了洛阳。李膺是统辖七郡的长官,当时办公地点就在洛阳,孔融决定去会一会这位掌大权的人。李府是不轻易让人进去的,只有那些社会名流和本 ...[详细] 时间:2016-02-26 11:26 查看:5次标签:
阮籍当大将军从事中郎时,下司上报说,有人杀亲生母亲,阮说:“杀父乃可,怎可杀母?”旁边的人怪他失言。阮解释说:“禽兽只知母而不知父,杀父如同禽兽,杀母禽兽不如!”大家不由点头称道。 ...[详细] 时间:2016-02-26 11:26 查看:6次标签:
三国鼎立时期,魏国有个大臣钟繇,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钟毓,一个叫钟会。兄弟两人从小就很聪明,能写诗,也能作文章,在魏国很有些小名气。魏文帝曹丕是文学家,听说钟氏兄弟的才名,于是下令召见他们。头一回见皇帝,哥哥钟毓紧张得满头大汗 ...[详细] 时间:2016-02-26 11:26 查看:4次标签:
南北朝时,南齐的齐高帝萧道成,很喜欢书法,并且写得一手好字,但赶不上当时的大书法家王僧虔。一天,高帝兴之所至找来王僧虔一起写字,有一种试比高低的意思。书法已毕,高帝笑问王僧虔:“咱们两个谁第一?”王僧虔心想:若说自己第一,是 ...[详细] 时间:2016-02-26 11:26 查看:2次标签:
一次后秦皇帝姚苌和大臣一起欢宴,笙歌燕舞,酒喝到兴头时,姚苌半挑衅地对赵迁说:“你们和我原来都是前秦的朝臣,现在你们却成了我的朝臣,不感到羞愧吗?”赵迁恭身回答说:“天地不以您做了天子而感到羞耻,我们怎么以做您的朝臣而感到羞耻呢!” ...[详细] 时间:2016-02-26 11:26 查看:3次标签:
陈国散骑常侍徐陵应邀出访隋国。隋文帝派善辩者接待。时值初夏已热,隋宫中一人以此戏道:“今天天气真热哪,想必是徐常侍带来的吧?”徐答:“太妙了,想不到我到洛阳,使你们懂得了寒暑。”众官无言以对。徐时年已七十五岁, ...[详细] 时间:2016-02-26 11:26 查看:8次标签: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任用魏征为谏议大夫。魏征由于正直诤言,得罪了一些人,遭到许多非议,连李世民也派人责备他。魏征为此去叩见李世民说:“我希望陛下让我做一个良臣,不要让我做忠臣。”李世民听了感到困惑不解,赶紧问:“忠臣和良臣不是一样吗?” ...[详细] 时间:2016-02-26 11:26 查看:13次标签:
苏东坡在淮阴时,一天请客,来了十多位名流。有一位被大家称为“狂士”的也在座。酒吃到一半,“狂士”猛然站起来说:“人家都认为我轻狂,现在我请东坡先生来评说评说,我到底如何?”东坡丝毫没有为难之色,笑了笑,轻松地答道:“我顺从大家的意见。” ...[详细] 时间:2016-02-26 11:26 查看:4次标签:
中国宋朝时有一个人叫郭功甫,一天,他带着自己的诗稿去请教大诗人苏东坡,正碰见满座名士谈笑风生,感到一展诗才的机会来了,于是就高声朗诵了自己的作品,声音高亢洪亮,一时惊动四座。读完,踌躇满志地问苏东坡:“苏公觉得我这诗做得怎样?可以评给几分?” ...[详细] 时间:2016-02-26 11:26 查看:2次标签:
大诗人苏东坡有一次应邀赴宴,席上有一道菜是红烧四只黄雀。客中有一人顾自风卷残云般吞下了三只黄雀之后,才假惺惺地请苏东坡吃剩下的那一只。苏东坡笑道:“还是你自己吃了吧!免得这黄雀一家四口拆了窝!” ...[详细] 时间:2016-02-26 11:26 查看:3次标签:
苏东坡和佛印高僧是好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评诗论文。一起出游时,两人也总是触景生情,妙语如珠。某天,他们信步踱进一座古庙。苏东坡看见大殿上的观音菩萨手里拿着一串念珠,感到很奇怪,便问佛印:“这观音是菩萨,她为什么也数 ...[详细] 时间:2016-02-26 11:26 查看:23次标签:
宋朝的两个理学家应邀一同赴宴,席间有几个花枝招展的妙龄歌妓,一边弹唱,一边劝酒。一个理学家见此愤然而去,另一个理学家却谈笑自若,大吃大嚼,尽欢而归。第二天,二人见了面。先走的那个理学家义愤填膺地斥责说:“我们应该‘非礼勿听,非礼勿视’。昨 ...[详细] 时间:2016-02-26 11:26 查看:7次标签:
宋高宗绍兴八年,举行全国大考,考官初定黄公度为状元,陈俊卿为榜眼(第二名)。到底谁是状元关键是在殿试(廷试)一关,由皇上亲自考问而最后裁定。高宗在殿上问他们两人:“你们家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吗?要不,怎么会有你们两个高才。”黄 ...[详细] 时间:2016-02-26 11:26 查看:3次标签:
宋朝名相王安石有个儿子叫王雱,字元泽,从小就能计善对。未成年时,就已经著书数万言了。据说还在王雱几岁的时候,有人给王安石送来一头獐子和一头鹿,二者装在同一个笼子里。这人看到王雱对两头动物很感兴趣,就问:“小公子,你知道哪头是 ...[详细] 时间:2016-02-26 11:26 查看:17次标签:
宋朝“滑稽才子”孙山和一个名叫冯宁的同乡一起去应试,孙山荣登红榜最末一名,孙山回来时,冯宁的家人便问孙山,冯宁考中了没有。孙山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仿照欧阳修《踏莎行》中“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的句子,念了这样两句诗:“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 ...[详细] 时间:2016-02-26 11:26 查看:6次标签:
中国明朝的开国元勋刘伯温,是个与诸葛亮相伯仲的聪明人。一次开国皇帝朱元璋问他,明朝的江山可坐多少年。刘伯温寻思,这个问题无论怎么回答都可能招致杀头之虞,不由汗流浃背,伏地称谢说:“我皇万子万孙,何须问我。”大概朱元璋也觉得这 ...[详细] 时间:2016-02-26 11:26 查看:249次标签:
宋朝皇帝宋真宗时有雅趣。一次在酒席宴上,宋真宗举杯笑问近臣:“唐朝时酒价几何?”在桌诸人瞠目结舌,均不知从何说起,这时唯有一个叫丁晋公的上前奏道:“每升三十钱。”皇帝奇怪他如此回答。丁晋公从容回答:“臣尝读杜甫 ...[详细] 时间:2016-02-26 11:26 查看:4次标签:
明太祖朱元璋一日闲暇无事。忆起幼年在皇觉寺为僧期间,曾在寺内墙拐上写了些打油诗,不知如今还在不在。兴之所至便下诏书,说要驾幸皇觉寺。朱元璋来了,皇觉寺方丈率领全体僧众,穿袈裟,击法器,在山下恭迎圣驾。朱元璋进入寺内,一言不发 ...[详细] 时间:2016-02-26 11:26 查看:3次标签:
解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子。有一天皇帝召见他说:“卿家,人人都说你很聪明。今天朕要考考你,朕叫左丞相说一句真话,叫右丞相说一句假话,只准你加一个字,把两句话连成另一句假话,行吗?”解缙连称“遵旨”。于是,左丞相说了句真话:“皇上坐在龙庭上 ...[详细] 时间:2016-02-26 11:26 查看:5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