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的基本特点
在十七大报告中对发展文化产业给了足够的篇幅加以论证、论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要加快文化产业激励和区域性特色产业群建设。要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这样的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设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半个月以前,文化部一位司长召集我们开一个关于文化立法工作的座谈会。他就说到这次十七大对文化产业的论述,讲得很深刻,也非常到位。为什么党十六大、十七大对文化工作这么重视?要弄明白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先对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文化产业到底有什么特色,有什么特点?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产业?我把我的观点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
第一,文化产业以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是人本产业。十七大没有这个提法,我想对十七大做一个引申。大家都很清楚,文化产品是为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务的。人跟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我们有精神文化的需求。恩格斯说过,由猿变人,第一步主要就是能够制造工具。能制造工具就意味着文化含量,大家想一想,按广义的文化来讲,它就是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一个综合。所以由人开始制造工具,人和动物界就已经区别开来,人逐渐开始有精神生活的需求。文化产业所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恰恰就是满足人的精神生活的要求。我们每天除了吃饭穿衣,除了物质需求,总想唱唱歌,看看电视,听听广播吧,最起码得看看报纸,还有其他的文化活动,比如上网,现在很多同志离不开上网。
社会主义本质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我们文化还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人的全面发展就谈不上了。我们现在进入一个全面建设小康制度这个阶段,去年GDP达到两千美元了。在这个时候,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满足人的精神文化的需求,成了关键。
我觉得文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人本产业。大家想一想,改革开放只用了20多年时间,我们的物质产品已经极大丰富了。这跟票证经济时代、短缺经济时代,那是不可同日而语。大家经常有一句话,说我们几乎天天在过年。但是我们要使精神生活也要极大丰富,真正体现我们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