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大问题,怎样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从以往的思想教育经验来看,有效果的教育一定要结合实际,切忌空谈。显然,荣辱观教育不能无视现实,只满足于那些必要性、重要性的阐述。荣辱观教育也不能回避现实,只停留于理论上的诠释和灌输。有效的教育必须面对现实,要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当今我们社会荣辱观的现状是什么呢?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来分析和观察,一方面可以看到通过多年来的思想道德教育,明荣知耻的社会风气还是有很大进步,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道德楷模,像雷锋、焦裕禄、张海迪、徐虎、李素丽、牛玉儒、任长霞、丁晓兵等,这些代表人物既反映了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形成和发展,又为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应该肯定地说,这是我们社会的主流。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另一面,这就是由于社会的急剧转型,社会的多元化带来思想上的多元化,国外的各种社会思潮也在对我们发生一些影响,再加上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比较软,因此,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在当今社会并非易事,问题也还是不少的,而且有些问题现在还在发展并有蔓延的势头。那么问题在那里?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影响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问题主要有五个:
第一是价值迷乱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人生价值的关注度可以说是不断提高,年轻人更是如此。但什么是人生价值?有不少人把人生价值只理解为自我价值的实现,却淡化、淡忘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自觉不自觉地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对立起来,甚至离开社会价值去追求所谓的个人利益的满足,这样就造成一些人价值观的扭曲和畸变。比如有一个时期我们讲为人民服务,有些人却把为人民服务扭曲成“为人民币服务”。我们说“一切向前看”,有人却将其扭曲为“一切向钱看”。我们讲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三者统一,有人却扭曲为个人至上。我听到这么一个事例,有几个朋友聚会,这几个朋友行政级别不算低,大家聚餐时推杯换盏,互相祝酒,套话说完以后,有一位若有所思地向大家发问:“我们这些人成年累月辛辛苦苦,东奔西跑,究竟是为了什么?”此话一出,在座者顿时语塞,一脸茫然。突然有一位站起来说:“还不都是为了老婆孩子!”话音刚落,一片欢呼,对、对、对,来,我们共同为老婆孩子的幸福干杯!此时,他们的价值取向、荣辱观是什么?例子虽小,却很令人寻味。在社会上,类似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如在青年人里面,有人认为人生价值就是我的需要得到满足,我的利益得到满足。有一位北京青年说:“什么时候吃遍了北京各大饭店,这一辈子就算没有白活,我的人生价值就实现了”。价值观的混乱,必然会带来荣辱观的错位。
第二是是非混淆
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样的现象在社会上也不是个别的。比如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把道德教育讥讽为“说教”,把敬业拼搏的人讥讽为“不懂生活”,把艰苦朴素讥讽为“寒酸”、“老土”。有一位从国外回来的知识精英公然讲,现在还说什么祖国,我是一个“世界公民”。当谈到中国一些珍贵文物流失海外的时候,有人不以为然,中国好的东西流失到那里都没有什么可遗憾的,没有必要最后一定要归还中国。学术界现在甚至有人发表文章,讲当年的八国联军进北京,主要是由于义和团不文明,简直是非混淆。再比如社会上以假冒真,假冒商品充斥市场,骗子随处可见。现在什么托都有,什么骗子都有,甚至通过网络、通过手机短信进行高科技诈骗。造假甚至进入知识层,教授、院士中也有学术造假。这也假,那也假,“假做真时真亦假”,现在真有这种感觉。这反映出我们社会出现了诚信的缺失,而诚信的缺失又使群众滋生了一种“群体恐假症”。
第三是善恶不分
现在为恶的人做了坏事不觉得羞耻,为恶不耻,从善遭拒。比如最近文艺界就屡屡发生涉嫌抄袭、侵犯他人著作权的事情:有位花儿乐队的主唱兼作曲,被人揭发曲子有抄袭,但他不认错,由于证据确凿,结果是这位主唱兼作曲所在的公司不得不出来道歉,可至今这位主唱兼作曲还是不认错。还有一位号称“青春写作旗手”,他抄袭另外一位作者的作品,结果被读者发现了,网上闹的沸沸扬扬,可他还不认账,一直到法院一审判他败诉,他还坚持说没有输。著名作家海岩感叹说:“现在的年轻人似乎缺少了恐惧感和罪恶感,做错事以后也没有表现出羞耻感。”现在更可怕的是,社会上这样一些可耻行为,还有人昧着良心为其辩解,给以支持,说什么这是“高级模仿”,说“抄就抄了,有什么了不起”,“有本事你也抄去”。这是一种典型的羞耻感的丧失。如果人们的羞耻感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区分善恶、从善嫉恶!还讲什么和谐、文明!
第四是美丑颠倒
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有些人分辨不是很清楚,甚至有些人把丑恶的东西当作美来宣扬、来欣赏、来追求。我们在青年中的调查发现美丑颠倒有四个表现:一是颂俗贬雅,把一些粗俗的东西当作美的来欣赏,而把一些高雅高尚的东西说成“不合潮流”。二是颂奢贬俭,把奢侈、挥霍、浪费当作时尚来追逐,把节俭、朴素当作“寒酸”、“老土”来鄙视。三是颂浅贬深,有些人远离崇高,对浅层的东西很有兴趣,而对一些有深度的理性思考和理论的思维加以鄙视,崇尚“跟着感觉走”。四是颂侃贬搏,就是把一些调侃、游戏人生的东西当作新潮、前卫来追求,而把一些认真、敬业、奉献、拼搏当作过时的视为老套。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是现在有的书并不能当阶梯,有些书甚至可能是陷阱。比如现在有一种书叫口袋书,比较小,可以放口袋里随时看,年轻人喜欢买。口袋书里面有一些书一看书名就知道美丑观是什么状况,比如有的书叫《拦截淑女》、《禁果的诱惑》,还有的叫《暖床猛男》、《老牛吃嫩草》。近年有“美女作家”在写小说,还有人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日记》,赤裸裸的讲自己的性体验。有一本堂而皇之出版的书叫《马屁技巧》,“拍马屁”本是卑鄙的小人之举,历来为人所不耻,而这本书的前言竟说“拍马屁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公关艺术,它能使你形象高大,倍受公众青睐。它能使男性猎获芳心,大到走桃花运。它能使女性温柔娇美,人见人爱。它能使上进者功成名就、官运亨通。”“马屁成功,八面来风。”这里,荣辱观已颠倒到什么程度!现在音乐歌曲里这样的美丑颠倒也不少见,比如唱片市场流行一个“四兄妹合唱团”,这个合唱团取什么名呢?叫蟑螂合唱团,他们出的第一个专辑就叫《蟑螂》。还有一些歌,什么《把我身边的女人带走》,《男人是好骗的》,《舍不得的是你》,《舍不得的不只是你》。甚至还有一首摇滚,唱的是“世界就是垃圾场,干的都是你争我抢,吃的是良心,拉的是思想。”诸如此类的以调侃嘲笑高尚、以粗俗取代文明,将无视道德规范美化为个性解放,既毒化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我们读者的美丑观。
第五是知行脱节
在荣辱观上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他并不是分不清是非和美丑,道理他也懂,只是一到行动就不一样,知行不一,认知和实践脱节。有一位记者到一所大学公寓采访,发现从一层到六层男厕所里60%多的蹲坑里大小便没有冲,但在这个学校大学生的调查中,90%多的人都认为便后不冲水是不道德的。从这么小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到知行的不统一。我们说要建设节约型社会,但最近看到一个材料,说机关办公室的耗电量年人均是普通老百姓的19倍。其它诸如公车私用、贪赃枉法、制假贩假、酒后驾车、乱闯红灯等知行脱节行为,都说明践行的极端重要。
当然,上述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人身上存在的程度不同,有的比较轻微,有的甚至没有,但从整个社会来看,这五个问题确实存在,甚至有些问题已相当严重,而且有的还在继续发展。举个小例子,如今满街的“牛皮癣”,刻假章、办假证的小广告,到处可见,可到目前为止就是没有办法根治它,这是否反映了我们政府管理上的无能呢?所以,我们要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在全社会形成“八荣八耻”的新风尚,就要有针对性的采取对策,使“八荣八耻”教育不走过场。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政府、社会采取措施。像“牛皮癣”问题,个人没有办法,还要靠政府的管理部门、靠社会的合力。还有一个是我们每个人要独善其身,要修身自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