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专家呼吁,在加快土地供应的同时,应完善存量土地供应政策,盘活存量土地为保障房用地提供更多增量。据披露,广州未来十年“三旧”改造将盘活低效用地达74平方公里,前5年就可腾出28平方公里低效用地,超过近十年的住宅土地供应量,可改善中心城区住宅的供需矛盾。而深圳市需要进行城市更新的总用地面积约为240平方公里,其中城中村100平方公里,旧工业区126平方公里,旧工商住混合区6平方公里,旧住宅区8平方公里。业内普遍认为,如果盘活存量的问题能解决好,将会极大地增加未来的供应量。
上海市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相关部门已设法盘活中心城区的一些存量土地,为保障房的土地供应增加一个渠道。
划拨或成为主要供地方式
各地纷纷表示加快土地供应节奏,优先保障政策性住房用地供应的同时,也积极探索完善出让方式。以北京为例,2010年11月,北京市国土资源局试行“限地价、竞政策性住房面积”挂牌出让方式。这种出让方式是设定合理土地上限价格,当竞买报价达到合理土地上限价格时,则不再接受更高报价,而转为在此价格基础上通过现场投报配建租赁房面积的方式确定竞得人。采用该种出让方式不仅有利于抑制地价快速上涨,还可增加政策性住房供应量。
在上海,有关部门于2008年便发布关于经济适用房建设土地供应管理的文件,规定“退二进三”企业提供两幅地块分别独立建设商品房和经适房的,可采取两幅地块一并以邀请招标的方式确定建设单位;在同一宗地块上既建设商品房,又建设经适房的,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确定建设单位。
专家认为,在保障房大举提速的前提下,差别化供地,对保障性住房用地采取划拨等方式,更有利于降低建房成本。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