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用地靠划拨,公租房建设工程比较大的城市,也是大量采用划拨的形式,因为只有划拨,建房的成本才会下来,租金才能明显低于市场租金,才能实现其意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住宅与房地产研究处处长、研究员赵路兴说。
北京一家上市房企资深人士何先生告诉记者,各地保障房供地上的探索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开发商的积极性。近年受土地资源紧缺、地价上涨较快等因素的制约,一部分开发商较难通过招拍挂程序竞得心仪地块,而有关部门对开工进度的监管日益强化,后续土地储备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保障房项目是一个比较好的突破口,不少房企乐于接受以划拨或邀请招标方式获取保障房地块或保障房、商品房混建的地块。
亟待建立科学合理的选址储备
2010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公布的《关于部分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调研报告》指出,有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因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使居民迟迟不能入住;个别地方将保障性住房建在城市郊区,缺少教育、医疗、交通等设施,给居民的工作、生活、出行带来不便。
赵路兴提醒说,正是由于规划选址不合理等原因,有的地方出现保障性住房难以投入使用,个别地方甚至出现退房的现象。“规划选址一定要交通便利,方便就业、就医、上学,不能因为是中低收入、房价低,相关配套措施就做得不完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