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积极推进自主创新(5)

摘要:实施创新工程和创新事业主要集中在理论、战略、方法、组织、文化、体制机制、商业模式、产品技术这八大领域;如今全球的自然版图已经划定,谁想占别人一寸土地都不可能,兴起了一股瓜分经济版图和政治版图的趋势,这就是全球市场、全球资源、全球资本。可口可乐并没有高技术含量,不是高新尖端产品,却能打遍全球,如何理解这种经济现象?

二是品牌强攻。努力使自己的管理内容品牌化,因为品牌是市场资源,谁占有了它谁就控制了整个市场,至于这个商品由谁制造并不重要。例如耐克,耐克公司的商品由谁制造不重要,人们认的是耐克这个品牌,可口可乐饮料由哪个地方生产不重要,人们认的是可口可乐这个品牌。

三是垄断标准。通过原创性的开发使自己的技术标准化,这一标准化就屏蔽了别人的创新行为,一旦形成了标准,将使创新成果以法律的形式受到保护,别人就不能创新了。比如DVD的格式,索尼公司拿到了标准,其他公司的研发全部被否定,因此谁控制了标准谁就控制了产业的基础。

四是占据高端生产,引领产业方向。比如波音公司是生产飞机的,它的飞机零部件全部分解到世界各地的工厂,我国生产尾翼,日本生产翅膀,法国生产身段,英国搞发动机,最后波音公司一组装变成了波音飞机。其他国家的劳动全部被隐形化,成不了独立的产品,也成不了一个独立的企业,这就是站在高端生产的好处。

五是组织功能分解。哪里做研发,哪里做生产,哪里做经营,空间上不在一地,出现了新总部经济现象,把一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品牌与这个地区的知名企业联系在一起。

六是输出商业模式。现在已经从输出产品演变为输出资本、技术、文化、价值理念、商业模式和品牌。这种软输出的战略行为使国家不得不出台相关法律进行规避。这种新的战略变化,使那些无法拥有资源的国家可以控制资源,而且这已经从一个国家跨越到全球的领域。

七是追求势力经济。把生产与经营分离,控制经营环节,控制市场,控制标准环节即控制研发,在市场领域和产业链分工中追求自己的优势地位。

我国应该积极应对,有自己的战略思考。比如开发利用自有资源的同时应该向整合全球资源发展;在经济规模方面,倡导规模经济的同时应该努力向追求势力经济转变;在管理方面,加强组织内部管理的同时向组织外部的管理转变;在市场方面,生产产品的同时向生产国际知名品牌转变;在地位方面,由执行标准向制造标准的战略方向转变;在产品定位方面,从有什么卖什么向市场要什么生产什么转变;在效益方面,追求劳动生产率的同时还要追求知识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在文化结构方面,继承中国传统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向推进跨文化管理转变,为做跨国公司做好文化的铺垫和转移;在管理模式方面,从习惯于运用搞政治运动的方式推进经济管理,转变为长期稳定的战略目标控制模式,这一转变将是根本性的、决定性的、基础性的。

第三,创新方法。

创新方法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涉及组织、文化、决策,也涉及产品、技术、体制机制。

经济组织在整个创新活动中要处理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政府与企业之间可能有三种关系。一是融合关系,二是割断关系,三是链接关系。融合关系就是企业有级别之分,政府派出官员担任企业的首脑,企业享受的政府信誉支持弱化了自己的法人地位,它的战略决策要受到政府的过问。割断关系就是独资公司、外资企业、私营公司、个体户等,他们与政府没有直接的关系,红头文件也下不到它们那里去。形式上看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可是它很难享受到政府的信誉支持。显然融合和割断这两种关系都不适合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与企业关系,只有链接关系才符合这种要求。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