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迅速的综合交叉前沿方向的问题有纳米科技,空间科学探测及科学卫星,数学及复杂系统研究。以空间科学探测及科学卫星为例,我国空间技术开始源于国家安全需要,后来又发展了对地观测,直到载人系统等,但在空间科学方面,我国还相对较薄弱。国外的空间科学主要是空间天文,空间环境研究,尤其是日地环境研究。空间科学能带动空间技术的发展,同时也能占领某些技术的制高点,有些只有大国能做,连欧洲中小国家也只能联合起来做。中国在空间科学探测和空间卫星方面要有所规划、有所加强,不能局限于模仿,人家做一个,我们就做一个,要提出新的科学目标,当然也要发展精细对地观测应用卫星方面的工作。
第六,走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实现从模仿、跟踪向自主创新的战略性转变。
我们必须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走“以我为主”有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道路,坚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知识。要提升创新跨越的起点,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但在交流中要坚持独立自主、合作共赢。在国家层面统筹安排,集中力量解决战略性的科技问题,提升自动创新能力。要完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直接参与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的制定与修改。必须集中力量支持我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全球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提高国家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
我国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走创新实践凝聚、造就创新创业人才的道路。要环绕重要的科技领域的战略研究与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实施,立足创新实践培养、造就、吸引和凝聚德才兼备的科技领军人才和技术人才。“产学研”合作,加强企业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着力加强青年人才的培养。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优化教育机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构建人才可以充分施展才干、竞争合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我们必须要立足于国情,走政府主导与市场基础配置相结合的道路,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要逐步加大R&D投入比例,逐步将投入提高到占GDP的2.5%以上。政府的投入重点要集中到事关国家全局的战略科技领域,事关民生的公益性科技领域和技术前沿性领域。政府的投入还可以做一些扶持、转移、转化、孵化新兴产业的工作,企业的创新主要还是要靠政策的支持和引导。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有一定的市场垄断优势,所以在科技投入方面的动力还不足。一些民营企业因为过度竞争,利润率很低,没钱投入创新。所以,政府在对科技的宏观管理指导方面要有所创新。地方政府科技投入重点应该集中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创新要素,构建区域创新高地等方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