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动力,同时也需要包括文学在内的文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文学艺术工作,并寄予厚望。毛泽东同志指出文艺要团结人民、教育人民,帮助人民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邓小平同志提出文艺要为培养“四有”新人作出贡献,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江泽民同志要求作家艺术家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创作出更多无愧于伟大时代、无愧于伟大人民的优秀作品。胡锦涛同志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把个人的艺术追求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之中,把文艺的生动创造寓于时代进步的运动之中,满腔热情地讴歌时代主旋律,努力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功立业。最近,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又强调要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我们党的领袖的这些重要论述,精辟地阐释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和任务。
当前,经济体制的深刻变化、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变化,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在这样的形势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任务变得更加紧迫。尽管社会的很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社会主义文学的性质和任务没有变,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变,评价标准也没有变。我们必须以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使文学真正成为民族精神的火炬,人民奋进的号角。
文学创作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展现当代中国人民的良好风貌,充分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和当代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唱响时代主旋律。红色经典是我们的文化精品,是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不能随意解构、扭曲和亵渎。文艺具有娱乐功能,但是娱乐也有正谬之界、雅俗之别、文野之分,绝不能搞“娱乐至上”,推销低俗媚俗庸俗。文艺走向市场是应该的,但不能被那只“看不见的手”模糊了判断标准,为了扩大点击率、收视率、上座率、发行量把腐朽没落的精神垃圾当作“卖点”。最近一个时期,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主题各地开展了很多活动,其中十分引人注目的是唱红歌。一首首红歌以其厚重的历史、昂扬的歌词、优美的旋律深受人们喜爱。全国红歌嘹亮,唱者受感染,听者也受感染。唱红歌使“银屏生态”、“舞台生态”乃至整个“文化生态”都发生了变化。在为之鼓与呼的同时,不能不引起我们关于“歌言情”、“诗言志”的深刻的思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