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觉:先秦诸子学说之我见(2)

二、解读《论语》开篇,体悟何以读懂经典

对于读书,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经讲“破万卷”。“破”就是读到里面去,读出其中的人生味道。要使得经典古为今用,首先是要读懂经典,就是要吃透它究竟在讲什么。这里,我们通过解读《论语》开篇的三个经典语句,体悟何以读懂经典。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我们在向世界推广汉语的一个比较权威的刊物里面将“学而时习之”翻译成:学到了知识并且经常去复习。通读《论语》开篇的三句话,对照孔子一生的活动,参考《论语》其它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我觉得这样理解学习很有问题。孔子在《论语·雍也篇第六》讲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大概意思是说如果君子在一切学问上都可以做到博学,又能归纳到自己当前的实践上,那么这个人可以说是对于为人处世之道没有什么背离的了。可见,孔子所学是指博学于文。过去的“文”并不是文学之意,而是指文献。因此过去的“学”指的是学习古代的经典文献;过去把鸟儿反复地练习飞叫做“习”,引申到“学习”就是反复地读。孔子十五岁志于学。为追求仁者、君子之道,他在年轻时四处求学,足迹遍布鲁、周、卫、杞、宋诸国。他向师襄子、齐太师、郯子、苌弘、老子等名人拜师求教,并且还向太庙的管理人员等社会底层人学习。后来他还周游列国与名人切磋,游历名胜古迹以观风俗文化。孔子自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篇第五》)天道酬勤,他的努力终于使自己成了“博于诗书,察于礼乐,详于万物”的学者,其知识渊博的程度,令人赞叹不已。

春秋时期,有关古代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可是因为年代久远,这些典籍在流传过程中由于损坏等种种原因,经常不能完备地流传下来。到孔子生活的春秋晚期已经有很多古代的文化典籍破损散失、残缺不全了。出于学习的需要,孔子要弄懂这些文化遗产;同时孔子还出于教学的需要,必须把这些东西进行整理编排;再者,如果没有人努力保存这些文化遗产,它们就可能永远消失。孔子觉得自己有责任将这些珍贵的遗产进行整理编纂,以便给后人学习,并作系统的研究。其中《易》和《春秋》是孔子晚年精心学习研究的成果。当时孔子读的书是用竹简编的,他编书用的绳子是牛皮做的。据史料记载,孔子五十岁后学《易经》的时候,竟然将《易经》竹简的绳子弄断三次之多。因此,《论语》中所说的“学而时习之”应该是反复地阅读经典文献,整理古代典籍。

(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里说的“有朋自远方来”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有朋友从远方来,或者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朋和友是有区别的。“朋”指的是同学或同事;“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在史家关于孔子的生平记载中可以看到,孔子在世的时候并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孔子生平周游列国到处投奔,无所依靠。孔子有的是他的七十二名弟子,而其中唯有颜回是他的得意门生。大家如果去看《论语》里记载孔子弟子行为和态度的章节会发现,孔子学生很多,但大都说不上是志同道合。

(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们将“人不知而不愠”翻译成“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不抱怨”也是有问题的。从《论语》里面看,把“人不知”解释为“人家不了解自己”,这只是表面的意思。事实上,其中暗含着“我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我不抱怨,不也是个君子吗?!”的深刻含义。

大家想想在《论语》开篇的这三句话中,孔子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说我读读书,我就很高兴;有学生来,我就很高兴;我不做官,我也很高兴。我觉得不是。孔子如果觉得很高兴,应该这样表述:学而时习之,我很高兴;有朋自远方来,我很高兴;人不知而我不愠,我是个君子。大家深切体会一下孔子《论语》中的语气,那是一种心里不舒服,不愉快的语调。但就学习读书来讲,如果孔子觉得学习读书很快乐,他就不要周游列国,多读读书就好了,为什么还要跑到别的地方?孔子辛辛苦苦地跑到外面访问诸侯,可是诸侯不听他的。你说他能高兴吗?

其实孔子周游列国是有政治抱负要实现的,就是要实现仁政,要使普天下的人生活好起来。因此孔子提倡爱,如果大家都献出一点爱,我们这个世界就会很美好。因此,我们要读懂《论语》就要深刻领会孔子说话的背景。由此,《论语》开篇的三句话我们应该理解为:反复地阅读经典文献,整理古代典籍,虽然不能实现我的理想抱负,不是也很开心吗?!有学生从远方来,虽然不如从政有效果,但是我可以把我的思想、我的学说传授出去,也不是很开心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能在政治上立足生存,但是我也可以是君子。从道德修养上来讲,不也是很好吗?!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这三句话也可以说总结了孔子一生的三大成就即:整理古代典籍;从事教育事业;提高自身修养。

三、赏析诸子思想,品味诸子学说意蕴

(一)孔孟儒家思想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是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关于“仁”:“仁”是儒家的核心精神。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讲求“仁者爱人”,但是二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地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那么如何完成“仁”的目的呢?《论语·卫灵公》讲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告诉子贡,一个做手工或工艺的人,要想把工作完成,做得完善,应该先把工具准备好。那么为“仁”是用什么工具呢?住在这个国家,想对这个国家有所贡献,必须结交上流社会乃至政坛上的大员,政府的中坚。和这个国家社会上各种贤达的人都要交成朋友。换句话说,就是要先了解这个国家的内情,有了良好的关系,然后才能得到有所贡献的机会,完成“仁”的目的。

古代商纣王为什么垮台呢?孟子说商纣王不是天子,他是个独夫儿。因为没有一个人支持他。此外,儒家还比较重视“名”,就是不要到死了以后人家还不知道你这个名,在孔子看来这就白活了。辛辛苦苦活了一辈子到这个世界上走了一回,好像没有走过一样,没有留下一点点足迹。在孔子看来这很可悲。

关于“义利之辩”:《孟子》开篇讲的是“孟子见梁惠王”。 梁惠王见孟子来了就问:“老先生,你大老远跑来,能给我这个国家带来什么利益呢”?孟子说:“大王,你为什么要说‘利’这个字呢?我是给你带了仁义来的”。但此后孟子并没有解释何为仁义,而是剖析了“利”。如果上上下下都争利,你想想就危险了。最大的利益是干什么?是当国君、当皇帝。如果国君提倡“利”,那么上上下下都争利,国家就危险了。因此,要讲“仁义”。这样大家彼此之间互相爱,臣民都爱君主,臣民就不会造反,国家就安定了。

关于“孝”:孝字怎么写呢?上面一个老头,下面一个小孩,老头扶着小孩,或者上一代辅佐下一代,或者是下一代支撑上一代。孝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儒家伦理与道德思想的核心就是“孝道”。孔子说过孝对父母,孝对兄长,这是仁的根本。《孝经》里面曾经说过孝是什么?天经、地义和人的基本行为。在儒家的十三部经书中处处皆有谈及孝的义理,其中以《孝经》最有代表性。《孝经》把孝当作至德要道,将之提升到天地人的高度地位。整体而言,儒家认为行孝包含三个阶段:生则养,丧则哀,祭则敬。生则养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物质上是说供给饮食,服劳奉养,不失其勤;冬温夏清,晨昏定省,不失其劳,香甜甘脆,唯其所欲;谨身节用,以养父母。精神上要做到以父母之心为心,和颜悦色,得其欢心,承顺无违,不失其敬。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扬名显身,光荣父母,以孝移忠,以忠成孝。

孟子有一句话,叫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三不孝”,一是一味顺从父母之意,父母有错而不加以提醒劝说,使他们陷于不义;二是家境贫寒,父母年迈,身为人子却不谋官位不去赚钱以赡养父母;三是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无人继承香火。其中,以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最为不孝。为什么不娶妻生子是最大的不孝,大家想想看前面两不孝,对于父母亲有关系。最后的不孝不但对不起你的父母亲,而且对不起列祖列宗。因为没有人供奉他们了。老祖宗都没有人祭奠了,他们这些后辈儿孙是孝吗?这是最大的不孝。因此我们要生孩子以传宗接代,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关于政治治理: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翻译过来,是说:“百姓最为重要,土谷之神为次,国君为轻。所以,得着百姓的欢心便做天子,得着天子的欢心便做诸侯,得着诸侯的欢心便做大夫”。其中“民为贵”,是说人民的地位与权力,是至高无上,不可动摇的。一切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从根本来说,都是来自人民、治于人民、为了人民;“社稷次之”,社稷在古代指土地神和谷神,山川大地,五谷物产,乃是养育人民,建立国家的物质基础,当然十分重要。后来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名词。所以也可以说“社稷”就是国家。作为一个国家,当然要有制度,要有宪法。但制度也好、宪法也好,终究还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所以社稷的地位次于人民;“君为轻”,是说相对于民与社稷来说,君的地位并不那么重要。君的地位与权力是民赋予的,没有民就没有君,君怎么可以与民相提并论呢?社稷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很难设想一个国家可以既没有山川大地,又没有五谷物产,也没有宪法制度。一个国家死掉个把国君,仍然不失为一个国家;若是没有了社稷,国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国君的地位也不能跟社稷相提并论。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