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整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5)

摘要:很多人都回忆说,延安整风让他们终身受益。李维汉说,经过延安整风,我的世界观得到根本性的转变。邓小平说,没有那次整风,打败日本侵略者,打败蒋介石,是不可能的。连蒋介石也从延安整风中受到启发,他在1947年国民党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现在共匪力量增强,其力量大半是由他这个整风运动而发生的”。蒋介石败退到台湾后在国民党内搞改造运动,很多做法借鉴了延安整风。

第一次政治局会议就是1937年12月的政治局会议,这是王明回国后不久就召开的。在这个会议上王明提出一个乐观口号叫:一切服从统一战线。这是一个右倾的口号,因为他主张在统一战线中共产党要服从于国民党,凡事都要经过蒋介石的同意。在这个会议上王明还不点名批评了毛泽东,认为毛泽东过于强调独立性。那时毛泽东也很赞成国共合作,但他认为不能过分相信国民党,要时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能搞一切服从、一切经过。从后来的情况看,毛泽东这个主张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当时却受到王明的批评。由于王明有共产国际指示的“圣旨”,所以在这个会议上大多数人都倒向了他那一边,大家纷纷表示,王明对许多问题的提法很好,我们过去是把独立自主提的太高了。张闻天甚至承认:“这些错误我和毛是要负责任的。”

面对这种一边倒的情况,毛泽东也不得不表示同意王明意见,今后跟国民党要和为贵,其实他内心是很不情愿的。后来毛泽东在整风时说:“十二月会议我是孤立的。”他甚至还说:“我的命令不出这个窑洞。”张国焘也看得很明白,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说:“后来毛泽东与王明间的斗争,从这次讨论起即种下了祸根。毛的武器是强调马列主义中国化,依据中国实际情况行事,反对王明那种国际派邪说。”

十二月会议以后,王明、博古、周恩来、凯丰四个人到武汉成立中共长江局,负责跟国民党的统战工作,因为那时国民党把南京丢了,还没有搬到重庆。刚开始王明抱着满腔热情到武汉,准备和国民党好好合作一把,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是一厢情愿,那时几乎没有哪一个国民党领导人认为共产党可以跟他们平起平坐。在他们看来国民党是老党大党,现在已经在抗战了,共产党要想抗战的话,就必须首先把自己的政党给取消了,合并到国民党中来。面对这种情况,王明不得不表示自己过去对国民党确实是太让步了,把国民党想象得太美好。那时斯大林出于苏联安全的考虑,希望中国能够拖住日本,使日本腾不出手来进攻苏联,同时他又认为中共的力量太弱小,只有蒋介石才有势力拖住日本。在抗战初期中共的力量确实很小,只有3万军队,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很明确地对当时苏联驻华军事总顾问崔可夫说,你到中国去的任务就是援助国民党。崔可夫在《在华使命》中说:“照理,中国共产党要比蒋介石对我们来说更亲近些。照理,主要援助应该给予他们。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人阶级太孱弱,而蒋介石即使不能打退日本的侵略,也能长期拖住它。”

在抗战初期苏联对华援助主要是给国民党,而不是给共产党,后来李德在《中国纪事》中说:“苏联的物质和技术援助,主要对南京政府有利,而开始分送到延安的主要是少量的药物和医疗设备,以及政治读物、报纸、杂志、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以至于在延安出现了许多刻薄的讥讽,诸如武器给了资产阶级、书籍给了无产阶级。”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