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取经济情况汇报时的谈话
当前经济情况总的是不错的。前景如何,究竟会遇到什么问题,有什么障碍?我想是不是有两三个问题将会影响我们的经济发展。
一是农业,主要是粮食问题。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粗略估计一下,到二○○○年,以十二亿人口每人八百斤计算,粮食产量要达到九千六百亿斤。从现在起,每年要增产一百多亿斤才能达到这个目标。但是,现在粮食增长较慢,已经发生了因粮食不够而养不起猪的情况。有位专家说,农田基本建设投资少,农业生产水平降低,中国农业将进入新的徘徊时期。这是值得注意的。我们搞宏观经济,应该把农业放到一个恰当位置上,总的目标始终不要离开本世纪末达到九千六百亿斤的盘子。要避免过几年又出现大量进口粮食的局面,如果那样,将会影响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
二是外汇问题。外汇短缺,外贸发生逆差,会不会拖我们的后腿?外贸逆差必须每年有所减少,否则就会拖后腿,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就不可能。最近听有些日本人讲,中国有很多东西可以出口,可以进入日本市场,讲我们对国际市场情况不太了解。香港的水果、蔬菜市场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打开。我们可以建立专门出口鲜活商品的基地。蔬菜、鲜活商品看起来创汇不多,积累起来就多了。对东南亚市场有什么东西可以进去,也要研究。要研究增加煤炭出口问题。还要研究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问题,我去年就说过,不能只讲数量,首先要讲质量。产品要打开出口销路,关键是提高质量。质量不高,就没有竞争能力。过去按苏联编制计划的方法,光计算产值,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实际上最重要的是产品质量。总之,逐年减少外贸逆差是个战略性问题。否则,总有一天经济要萎缩下去。
三是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现在看,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改革,应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政治体制改革应作为改革的一个标志。我们要精兵简政,真正把权力下放,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把人民群众和基层组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现在机构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你这边往下放权,他那边往上收权,增加了许多公司,实际是官办机构。机构多、人多,就找事情干,就抓住权不放,下边搞不活。解决这个问题从何入手,从哪里改起,要很好研究。一九八○年就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但没有具体化,现在应提到日程上来。不然机构庞大,人浮于事,官僚主义,拖拖拉拉,不守信用,你放权,他收权,必然会拖后腿,阻碍经济体制改革。
我看,改革总的进展比较顺利。通过改革,要取得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条件。现在,我们是背着大包袱前进。每年几百亿元价格补贴就是个大包袱,越背越重。这个问题,总得有计划有步骤地妥善解决。权力不下放,企业没有自主权,也就没有义务,搞得好坏都是上面负责。全部由上面包起来,怎么能搞好工作,调动积极性?总之,改革要继续搞下去。
* 这是邓小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
本文关键词:
李长春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陆小成:坚持“五统一、一开放”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基本要求
- 快评丨“五年规划”,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
- 新技术新业态,助中国文化“新三样”破浪出海
- 王波:共商共建共享:习近平外交思想引领中国全球治理实践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以青春之我赴“十五五”规划之约
- 城市更新“北京模式” 民生福祉落地生根
- 快评丨“五年规划”,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统一
- 重走长征路,青春砥砺行
- 【廿四节气·霜降】霜凝三候藏秋韵,农忙百俗候冬声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盛会起笔,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绚丽篇章
精选视频
全面落实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实践要求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核心要义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重大意义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中国
剖腹明志续范亭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