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都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大会上的讲话

在首都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大会上的讲话


同学们:
  你们不久就要走上工作岗位,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了。我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四十多年前,我同你们一样,也是一个大学生,只是文化程度没有你们高。你们大学毕业了,我只在大学念了不到两年书,就因为国民党反动派要抓我,呆不住了,组织上调动了我的工作,我就离开了北京。再回到北京,那是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的时候了。我相信,每一个青年大学毕业生,都有自己的具体理想。在自己的这些理想中间,肯定有一部分是符合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切合实际的,也会有一部分是不那么符合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不那么切合实际的,或者说,带有某些空想的因素。符合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切合实际的理想,会引导我们去做出对人民、对祖国有益的事业,使我们不辜负祖国和人民对我们的教育、培养,使我们在工作岗位上能做出应有的贡献;不符合祖国和人民需要的、不切合实际的空想,会引导我们遭受挫折和失败。你们的理想或者说具体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呢?我相信,你们每一个人自己都会认真考虑的。在今天的讲话中,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趋势,也许可以帮助同学们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一些,有助于同学们在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确定各自的具体理想,树立各自的具体奋斗目标。
  前天《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登载了一篇新华社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述评,同学们都已经看过了吧?如果有些同学没有仔细看,我希望大家回去再认真地、反复地看一看,想一想。新华社的述评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形势出现了三个新的特点:一是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比预计的要快;二是去年处于下降状态的重工业生产明显回升,开始超过轻工业;三是商品供应丰富,出现了三十二年来少有的活跃景象。新华社这篇述评报导的情况,是完全符合实际的。这种情况的开始,来源于一九七八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全会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随后又制定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去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又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这条正确路线贯彻执行的结果:第一,是使我国的经济形势有所好转,首先表现在农业生产上,随后开始表现在工业生产和商品流通上。第二,是使我国的政治形势进一步实现了安定团结。当然,我们对于这一切都不能估计过高,但是近三年来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正确路线的指引下,做了大量的艰苦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是确实无疑的。从整个经济形势上来讲,可以说我们已经走出了“锅底”,在向着好的方向前进,但绝不能盲目乐观,掉以轻心,要脚踏实地,稳步前进。
  从一九八一年起,我们开始执行第六个五年计划。这个计划将提到今年下半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请求审议批准。今天我不准备向同学们详细说明“六五”计划的内容了。但是我想向大家略微讲一下在制订“六五”计划时的二十年设想,因为这是同大家树立自己的理想和具体奋斗目标有密切联系的。你们今年二十多岁,有的三十多岁,到一九九○年以后,在座的同学们必定有很多人成为我国各方面的骨干。请同学们想一下:在这二十年里,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是要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这并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经过多次计算得出的。当然,二十年以后的事情,现在不可能说得那么准确,但是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如果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包括在座的同学们的积极性都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万众一心,艰苦奋斗,这个目标不仅是可能达到的,而且是可能超过的。我们完全可以设想:(一)到那个时候,我国的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可以进入世界的前列。(二)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在工业交通的重要领域实现初步的现代化,生产技术多数达到经济发达国家八十年代的水平,少数接近当时世界的最先进水平。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手工操作和手工业还将保持一定的比重。(三)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国家的经济就可以从一个新的起点出发,再经过十年、二十年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达到经济最发达国家的水平。如果我们实现了这个目标,那末,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起,我们用了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就达到资本主义国家用几百年时间才能达到的经济水平。难道我们的速度不是很快的吗?如果不是有社会主义制度,这有可能办得到吗?有什么理由怀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呢?
  当然,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一定会碰到许多困难,有些是可以预计到的,有些是现在还预计不到的。但是,除了物质条件方面的问题,提高全国人民的文化、科学水平方面的问题,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方面的问题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自觉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付出一定的牺牲。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同志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现在的老干部这一代人,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座的同学们这一代人,也要有决心付出必要的牺牲。振兴中华,建设社会主义,进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这样一个十分宏伟壮丽的事业,没有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自觉地认识到这种客观实际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自觉地投身到这个伟大的事业中去,不怕牺牲,以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为光荣,这就是政治觉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大量的知识分子。我们的党对中国的青年同志们是信任的,对在座的同学们是信任的。相信同志们的政治觉悟会日益提高,相信你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在经过一番锻炼之后,会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合格的接班人。
  在今年的毕业生分配中,希望同学们服从分配,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表达了你们中间许多人的志愿,这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表现。我听了很高兴。听说也有一些同学从消极方面看这个问题,认为今年没有赶上好的时机,正赶上国家机关精简,不可能把许多人分在北京,因此要到外地去。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提出这个希望,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建设事业正在全国各个地区开展,我们从今年起要加强各地现有工厂的技术改造,今后北京毕业的大学生,将会越来越多地分配到外地去。我们难道能够设想,在煤炭部研究院里建设煤矿,在铁道部研究院里修铁路,在核工业部里建设原子能发电站,在水电部里建设水电站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把大批人才留在北京,不分配到需要人才的各个地方去,势必一方面窝着许多人没事做,一方面大量事业又没有人去做,只会妨碍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仅对于学理工科的同学是这样,对于学政法、管理、经济、财贸、文学、教育等方面的同学也是这样。现在全国各地很需要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对同学们自己来说,留在北京固然可以在某些方面多学到一些知识,但是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磨炼,恰恰可以学到在北京学不到的许多知识。在我们的革命队伍中,许多人就是经过这种艰苦的磨炼才成长起来的。当然,对于有些同学来说,离开家庭、爱人、孩子,会有一定的困难。我相信组织上在分配时会尽可能地照顾到这些困难,但是最主要的,是同学们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为祖国献身的英雄气慨。只要有了钢铁般的百折不回的革命意志,在前进的征途上,一切困难都会向我们低头的。
  同学们,我已经讲了许多话了。总起来说,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希望你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能够热爱我们的共同事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主义,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把自己锻炼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我们伟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振兴中华、建设社会主义和走向共产主义的唯一指南,让我们大家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为我们伟大、壮丽的事业而努力奋斗吧!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