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亩试验田亩产926.6公斤!“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再次刷新世界对杂交水稻的认识,也再次让世人看到了这位中国科学家几十年不变的科学精神和民生情怀。
当科学家把关切的目光投向百姓,投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民生问题,投向人民群众的重大利益诉求,他就会获得一种不息的科学生命,一种不竭的精神动力,一种不止的奋斗追求。他的耳畔时时响起百姓叮嘱的言语,他的眼前常常浮现群众期盼的眼神。正是这份割舍不下的民生情怀,驱使科学家为解决人民群众的重大现实难题不断攀登科学高峰。袁隆平47年的杂交水稻科研路,即是对此的生动诠释。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袁隆平的名言。半个世纪来,袁隆平一身泥、一身水奋斗在田间,被称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与百姓贴得更紧,与大地贴得更近,袁隆平找到了更高的目标,找到了更大的舞台。粮食问题关涉国家根本,靠什么养活13亿人口?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如何让百姓吃得安全健康?一个个贴近民生的目标,激励着袁隆平攻坚克难,在民众中获得矢志创新的动力,在稻田里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向袁隆平致敬!致敬他“让人类远离饥饿”的崇高理想,致敬他“我是人民农学家”的民生情怀,致敬他甘于奉献、惠泽苍生的科学精神。年过八旬的袁隆平为我们树起了一个标杆,愿更多的人受益于他的成就更受益于他的精神,愿更多的科学家景仰他的成功更景仰他的人格,将关切民生的深厚情怀转化成永不停歇的科学追求。
今日谈:向袁隆平致敬
本文关键词:
袁隆平
相关阅读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24-06-11
-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隆平的故事2023-05-30
- 袁隆平的名利观2023-04-20
- 袁隆平2022-09-30
- 他们的名字,回荡在金色的田野上2021-09-23
- 党史日历(6月6日)| 袁隆平获得新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2021-06-06
- 袁隆平与山东:给济南小学生回信“节约粮食”2021-05-25
- 这种力量,生生不息2021-05-25
- 党员干部要学习袁隆平的“三牛精神”2021-05-25
- 心中时刻装着国家和人民2021-05-24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专家解读·十五五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 中国新“土特产”的华丽转身
- 制度人才产业共振,谱写北京科创新篇
- 全国网络普法行|e法善治,汇聚网络正能量
- 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产业领域协同创新发展
- “火车+文旅”让流动的风景成为消费新引擎
- 【廿四节气·小雪】承秋之余韵,启冬之序章
- 低空物流融入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
- 北京引领“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革新,产业落地见效
- 两组数据显示:北京成为“人工智能第一城”
精选视频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三新并进”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行稳致远的核心密码
【理论看点】林建华:“十五五”时期要巩固拓展优势、破除瓶颈制约、补强短板弱项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和重点任务
“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