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亩试验田亩产926.6公斤!“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再次刷新世界对杂交水稻的认识,也再次让世人看到了这位中国科学家几十年不变的科学精神和民生情怀。
当科学家把关切的目光投向百姓,投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民生问题,投向人民群众的重大利益诉求,他就会获得一种不息的科学生命,一种不竭的精神动力,一种不止的奋斗追求。他的耳畔时时响起百姓叮嘱的言语,他的眼前常常浮现群众期盼的眼神。正是这份割舍不下的民生情怀,驱使科学家为解决人民群众的重大现实难题不断攀登科学高峰。袁隆平47年的杂交水稻科研路,即是对此的生动诠释。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袁隆平的名言。半个世纪来,袁隆平一身泥、一身水奋斗在田间,被称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与百姓贴得更紧,与大地贴得更近,袁隆平找到了更高的目标,找到了更大的舞台。粮食问题关涉国家根本,靠什么养活13亿人口?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如何让百姓吃得安全健康?一个个贴近民生的目标,激励着袁隆平攻坚克难,在民众中获得矢志创新的动力,在稻田里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向袁隆平致敬!致敬他“让人类远离饥饿”的崇高理想,致敬他“我是人民农学家”的民生情怀,致敬他甘于奉献、惠泽苍生的科学精神。年过八旬的袁隆平为我们树起了一个标杆,愿更多的人受益于他的成就更受益于他的精神,愿更多的科学家景仰他的成功更景仰他的人格,将关切民生的深厚情怀转化成永不停歇的科学追求。
今日谈:向袁隆平致敬
本文关键词:
袁隆平
相关阅读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24-06-11
-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隆平的故事2023-05-30
- 袁隆平的名利观2023-04-20
- 袁隆平2022-09-30
- 他们的名字,回荡在金色的田野上2021-09-23
- 党史日历(6月6日)| 袁隆平获得新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2021-06-06
- 袁隆平与山东:给济南小学生回信“节约粮食”2021-05-25
- 这种力量,生生不息2021-05-25
- 党员干部要学习袁隆平的“三牛精神”2021-05-25
- 心中时刻装着国家和人民2021-05-24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生日快乐,青春中国
- 【廿四节气·寒露】秋意浓,露凝霜,养生正当时
- “电影+” 加出消费新动能
- 中秋承古韵 明月映团圆
- 国庆中秋喜相连 风清气正共欢庆
- 韩文科:面向“十五五”,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 杨英杰: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探索与世界意义
- 刘颖:“大安全”理念护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 【党员课堂】左鹏: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
- “十一”假期|京津冀文旅服务“一盘棋”
精选视频
【中华文明】何以“大一统”?中华文明的历史回答
中华文明丨从“最初的中国”看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意识形态工作
划重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核心任务大拆解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谱写民族复兴新篇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