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有关“公共利益”或“公众利益”的概念被广泛使用。所谓公共利益,是指涉及大多数人利益的利益,换句话说,当一个事情关系到多数人利益的时候,就自然上升为公共利益。比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政策、环境、社会秩序以及公共设施等,都属这一范畴。
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在本质上是高度契合的,因为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都与人民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也毫无争议地成为社会的公共事务,涉及公共利益。但是,无论是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还是公共利益,都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具体路径来实现,政府需要在实现公共利益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而政府说到底是由一个个机构和一个个具体的公职人员组成的,而人都是有利益诉求和情感表达的,如果政府及其官员缺乏严格的自律,不能有效地控制自身的行为,公众又没有足够的手段来约束政府,就可能出现我们所说的“公共利益被异化”的可能。而这种异化的过程,往往会是一些政府机构以维护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名义,或者以追求公共利益的形式来进行的,公共利益被异化,也常常是与政府谋取自身的特殊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一旦这种异化的过程被加速或放大,就必然使公共治理呈现出严重的病态,从而引起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冲突,甚至引发严重的后果。
上面的分析主要是针对公共利益被异化的一般现象而言,但公共治理的现状同样不能令人乐观。之所以有这样的担忧,绝非要否定我国政府在实现公共利益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不是说这种公共利益被异化的现象已经成为政府管理的主流,而是说,我们必须要高度警惕公共利益被异化的现象。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无论是群体性事件频发、社会矛盾凸显,还是政府公信力下降,几乎都与公共利益被异化有关。而公共利益被异化在现阶段的直接的表现,就是被民众广泛诟病的政府与民争利的行为,以及得不到有效约束的公权力的滥用。
政府与民争利在现实中有多种表现。比如,少数地方政府在土地征用与出让的过程中,常常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强行从农民手中征用土地,由于补偿不合理,把农民排斥在获取土地增值收益之外,从而形成对农民的剥夺,导致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又比如,政府在竞争性领域创办的一些国有企业,借助垄断地位攫取巨额利润,甚至出现了垄断行业“吞吃”全民福利的现象。资料显示,2008年垄断行业就业人数只占全国就业人群的8%,却拿走了全国工资福利的一半,问题的严重程度可见一斑。
政府外部与民争利的问题,也助长了内部公共利益被异化的管理行为。其突出表现是,政府过度关注自身的福利待遇,追逐特殊经济利益,形成种种特权,使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少数政府部门甚至利用手中的规则制定权,将部门利益法定化或者个人化,从而导致公共政策制定天平的变形和扭曲。难怪有人尖锐地指出,一些政府部门的公共政策制定已经被强势利益集团所俘获,甚至变成既得利益集团攫取钱财的工具。
公共利益被异化以及政府特殊利益行为的恶性膨胀,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从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公共利益被异化造成严重的市场垄断,破坏公平竞争的环境;从公共政策的制定来看,公共利益被异化使政府政策的公平、公正受到质疑;从权力的运行来看,公共利益被异化导致了公权力的滥用,使政府的公信力下降。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加大政府改革的力度,从约束公权力、制止政府与民争利这些最核心的领域着手,从而遏制公共利益被异化的势头。同时,要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深化政府改革扫清障碍。只有这样,公共治理才能真正回归维护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属性。(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汪玉凯:警惕公共利益被异化
本文关键词:
汪玉凯
相关阅读
- 网络强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21-03-30
- 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9-12-13
- 汪玉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8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2018-04-09
-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8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2018-04-08
-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8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2018-04-02
-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8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2018-04-02
-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历史经验2018-04-02
-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现实意义和内在逻辑2018-04-02
-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总体思路与重点领域2018-04-02
-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实施策略及难点分析2018-04-02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42项!我国又添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 PM2.5降幅超16%:见证“烟囱林立”到“天空蓝”的民生温度
- 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
- 博物馆以创新举措点亮文化服务
- 2025北京文化论坛丨共赴北京文化之约 见证文化科技融合之美
- 技能照亮前程 重塑人生坐标
- 500强门槛提升,见证“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
- 刘飞: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蓬勃发展
- 【理响中国】2025北京文化论坛丨“文化之都”如何在传承创新互鉴中再进阶?
- 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启示:创新驱动成高质量发展关键引擎
精选视频
高质量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总体框架
高质量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联动文商旅体释放融合发展巨大潜力
【2025北京文化论坛】习近平文化思想丨文化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2025北京文化论坛】中华文明丨月照青铜简 史笔写春秋
北京古都文化的孕育与传承
北京要做好古都风貌保护与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