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对法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涉及法治的方方面面,法治能否在这些方面适应和谐社会的需要,直接关乎法治对于和谐社会构建作用的发挥,也关乎法治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自我发展的情形。法治为和谐社会服务,主要应该在以下十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前提;第二,完善法律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需求,和谐社会不仅仅需要法律调整,而且需要完备的法律调整。所以和谐社会对法律的需求,不是简单的有法可依,而是有良法可依;第三,厉行依法执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第四,推进依法行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府先导;第五,实现司法功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第六,强化农村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方面;第七,保护弱势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特殊环节;第八,应对突发事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准备;第九,维护自然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第十,实现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刻根基。(摘自《法学论坛》2006年第6期)
卓泽渊:法律如何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
卓泽渊
相关阅读
-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法治保障(思想纵横)2020-12-23
-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法治保障 2020-12-02
-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法治保障2020-12-02
-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法治保障2020-12-02
-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2020-02-19
-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2020-02-19
- 担当干部教育培训使命的指导原则2019-08-16
- 40 年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2018-11-21
- 40 年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2018-11-21
- 卓泽渊: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2017-11-10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理响中国】2025北京文化论坛丨 文化+科技,何以“双向奔赴”?
- 未来五年,北京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园游憩活力群
- 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将伟大抗战精神种进孩子心田
- 扬科技创新之帆,奋力驶向科技强国彼岸
- 数字技术让文化遗产在智能时代焕发全球共生力
- 【党员课堂】宋亚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修养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和时代价值
- 刘志明:【党员课堂】加强警示教育 永葆政治本色——从思想深处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 顺应发展潮流,推进人工智能安全治理
- 北京上市公司三项业绩数据全国居首
- 九部门出台措施有力有序有效扩大服务消费
精选视频
【2025北京文化论坛】中华文明丨波斯湾畔的“化干戈为玉帛”
【2025北京文化论坛】习近平文化思想|当文化遇见AI:重塑创意产业的底层逻辑
【2025北京文化论坛】习近平文化思想|数字时代的文化“供”与“需”
【2025北京文化论坛】理论看点 | 舒小峰:西山永定河与北京的历史渊源
【2025北京文化论坛】理论看点 | 朱永杰:北京大运河文化带遗产有哪些?
【2025北京文化论坛】理论看点 | 朱永杰:运河在历史上对北京城的影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