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不再像以往那样自信

美国人不再像以往那样自信

2006年8月下旬至2007年7月初,笔者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一个著名研究机构做了近一年的高级访问学者。这是继13年前结束留美学习后,笔者第一次在美国本土长期工作和生活。尽管十几年来坚持阅读美国报刊,每年去美国短期访问若干次,在中国和世界各地不断与美国人见面、开会和交谈,但所有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人都同意,在一个国家较长时间的实际生活是了解、认识这个国家必需的和最好的办法。笔者两年前在《环球时报》上发表过题为“美国对中国的重要性下降”的文章,并引起国内外一些不同的看法,但下降归下降,美国仍然是对中国最重要的外国。因此,对中国来说,更好地了解美国永远是重要的和必需的。

美国衰落与否?

“美国衰落与否”似乎是个过时话题,甚至是“伪命题”或不存在的话题。记得80年代后期我在美国留学时,全美全世界都在争论美国是否走向衰落。但随着90年代中后期美国科技和经济的“牛气”(其中有不少“泡沫”),关于美国衰败论的争论随风而逝。

现在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都没有多少人在谈美国衰败的问题。但是,在美国各地,从总统、政府官员、国会议员,到企业家、专家学者、媒体和公众,无不感到和担忧美国面临的竞争,尤其是来自中国和印度的竞争。除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担心“日本第一”外,笔者还没有看到几十年来美国举国上下真正担心别人的竞争。笔者几乎每天都看到、听到和感到一向信心百倍的美国人似乎开始对自己不是那么具有信心了,美国真的在担心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担心未来和下一代是否还能过上好日子,还能有好的工作。一年来,从官方的中央情报局、国家情报委员会,到民间权威的“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对外关系委员会”、“斯坦利基金会”等,无不在预测中国到哪年经济规模会超过美国,而且似乎多数美国人倾向接受这些分析和预测。

其实,在基本和主体层面上,美国并没有衰退,美国的状况仍是健康、强劲的。美国经济仍在较快地增长,人口也在增加;美国的科技仍然发达进步,走在世界的前列;美国的军事力量仍然强大无比,且仍在大规模地投入和更新;美国的高等教育仍然在全世界有吸引力;我们所接触的美国政府官员、学者、媒体、企业等行业的专业人员,其素质和工作精神仍然是令人敬佩的;虽然伊拉克战争遭到全世界的反对,美国的声誉大为下降,但美国上上下下仍然对美国的价值观、社会制度、以民主自由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等感觉良好,丝毫没有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抬不起头来的样子。

不过,无论是美国人还是在美国长期生活工作的外国人,都明显地感到美国在很多方面在走下坡路,这是笔者在美近一年来最明显和强烈地感受。与上次13年前在美国6年的学习、工作、生活相比,今天美国的服务业、美国人的道德水准、法制和责任观念、一般工作层的美国人素质都有明显的下降。今天的美国可能仍然是世界上最有效率的国家,但在很多方面美国的效率下降了;美国精英层的素质仍是世界上最高的水平,但精英层以外的工作人员的观念、素质和效率则大不如从前,甚至越来越不如世界上很多其他国家的同行。

笔者可以举一些生活实例。去年8月底刚到美国,开通了网络、电视的服务。结果连续三周,笔者都接到这家大电信公司的当月账单,而且数目逐周增加一倍。这类服务是按月收费,价格是固定的,怎么会有如此差错呢?笔者打电话给该公司,话筒里是一大堆无关的套话和废话,一般要等几分钟、甚至一二十分钟才能进入到你真正要涉及的问题或与该公司的人员接通。在美国,服务类的电话多数如此。

到研究机构一个多月后,接到通知,本机构办公楼电梯要马上更换。结果等了半年多,也不见动静。在该机构工作的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香港的研究人员都说:这在他们那里不过是一两周的事。

笔者接触的效率最差的是美国的大学,包括那些排名前几位的常春藤名牌大学。在美近一年间,先后被美国20多所大学邀请讲演或参加学术会议,多数是自己先买机票、车票,然后再报销。无论是报销,还是付给的报酬,所需时间多数是两到三个月,有时甚至更长。笔者的做法是一般在寄出报销的单据三个月后,如还没接到报销的支票,就发电邮询问;隔一个月还没收到的话,继续追问。美国大学工作人员不但效率极低,而且很多态度极差。一般第4个月问她时,她表示道歉,下一个月再问时,她们就开始不耐烦了,甚至有时不理你的信函。这时,你只有与活动的主办者或邀请方联系才能办妥。最差的要算华盛顿一所著名大学,其会议是2006年12月初开的,笔者也是当时把所有要求的报销材料备齐,交给了该单位的相关人员,中间几次询问,直到临回国前一天才收到支票。一笔简单而材料齐全的报销竟花了7个月的时间。足可见美国大学的效率和态度低到何等程度!

至于美国航空公司班机现在频频晚点,晚点后服务水准也不高,美国人已开始习以为常,笔者也就见怪不怪,坦然接受了。记得十几年前,常在中美间旅行的美国人士津津乐道地称当时的中国民航为:总是晚点,总是取消航班。现在中国的航空公司努力改进自身,美国的航空公司却在退步。原来那句话看来要还给美国航空公司了。

不过,美国人现在似乎顾不上这些。在美国,只有一件事是其国家政治的核心,那就是伊拉克。现在美国流传的话是:美国现时政治和国家事务的中心,第一是伊拉克,第二是伊拉克,第三还是伊拉克。这完全是事实。每天美国总统、政府思考和谈论的中心内容、国会讨论和争论的中心、媒体报道的中心内容、民众示威游行的目标、美国各地研讨会的大多数议题,都是伊拉克战争。民主党抓住伊拉克战争这一共和党政府的痛处不放,靠它赢得了去年的国会中期选举,在十几年之后一跃成为两院多数党;明年也会紧紧抓住伊拉克战争问题不放,指望靠它夺回白宫。在共和党方面,近十位共和党总统竞选者则在伊拉克战争面前骑虎难下,困难重重,士气低下,选情有气无力。看来,如果伊拉克战事或布什政府相关政策没有大的改变,共和党在明年的大选中几乎必败无疑。

不必对“中国热”太乐观

与日本驻美外交官员、学者及媒体人士交谈,他们会以无可奈何的口气说:美国人现在对日本不感兴趣,日本不是美国人关注的热点,美国人都在关注、关心中国,有时再加上印度。这基本是今天的美国现实。笔者在华盛顿近一年,关于中国话题的各种会议、讲演、报告、文章是天天有,而且不止一个机构,一个场所。“中国热”在美国已成为了一个长期、相对长久不衰的现象。

但我们对此不必太乐观,因为“中国热”的内容不少是消极的,对中国的评论都是指责和批评的居多。美国人对中国的经济成就基本是肯定的,但却更关注和批评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经济之外的,几乎都是否定的,比如,环境、能源、非洲外交、社会不平等、政府腐败、奥运会问题、牙膏有毒、食品有问题、贸易不公、操纵汇率等等。

这一年来国会吵的多是中国的贸易和人民币汇率问题,不知搞了多少听证会,提出了多少议案。同时,国会、学术界、非政府组织大谈中国的环境、生态恶化问题,说明会、报告会、研讨会一场接一场,都在展示中国环境的持续恶化及对临近国家和地区、甚至对世界的“污染”。图片展示清晰、生动、形象,让所有看到的人无不对中国忧心忡忡,指责纷纷;也让中国人有时有口难辩:因为人家展示的图片清楚展示了上海、香港十年二十年前的天空是什么样,现在的天空又是什么样。专家学者还常常给出专业证据说,中国不但在污染自己,还在污染韩国和日本,甚至连洛杉矶的污染都来自大洋彼岸万里之外的中国。媒体则在大篇幅地报道中国牙膏让拉美人中了毒,中国产的食品使中国人、美国人的癌症增加,中国的木头也有问题,接下来还不知要“发现”和“披露”中国多少问题。这些“批驳”使中美关系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美国从事外交研究的学者,几乎一致肯定了布什政府6年多来对中国及亚洲外交的成绩,特别是对日、对华、对印外交。但同时,国会几乎在天天炒作“中国问题”,提出和通过各种关于中国的议案。五角大楼、情报部门不时地发表各种“中国威胁”的报告和分析预测。学术界的研究则多关注中国环境、艾滋病、在非洲的扩张等“问题”。中国对美国各界来说仍是消极多于积极,问题多于进步,怀疑、担忧多于理解和信任。因此,2009年新一届美国政府上台后的中美关系,仍是难以预料的。

在华盛顿、在美国,中国自己的声音仍不多,甚至不如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台湾和香港。主要原因是中国机制不鼓励其官员、学者等在美多搞公开讲演。来美国的中国官员和学者不少,但大多扎进政府和学术机构里进行官方或内部学术交流,发出的公开声音不多。结果基本只能是任凭美国人、日本人、韩国人、欧洲人、台湾地区的中国人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指望这些人都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国,显然是很不现实的。

几点思考

一是美国的基本面还是健康有力的,正像我在前面讲到的,美国的实力在可以预见到的未来仍然是世界最强的,美国仍有很多值得中国等其他国家学习借鉴的地方。从现在的情况看,美国也是应该有能力解决已经出现的这些问题的。

二是中国政府和学者要增加在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声音,使世界不但更关注中国,而且能更好地了解认识中国。现在该是改变要求驻外和出访人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机制的时候了。

三是中国越来越成为美国人关注的焦点,中国国内的事务也越来越影响到美国人如何看中国。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还是硬道理,中国必须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只要把自己的问题解决好,相信大多数美国人就很难挑出毛病。因此,中国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拿出解决突出问题的勇气。比如,关于环境保护不知出了多少法规、发表了多少报告、制定了多少预算,但在一些地区仍有恶化的趋势。如果全国各地都能像人事组织重视干部任免那样去抓环境治理,中国的环境面貌定能大为改观,这当然也会有助于塑造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