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浓浓的中巴友谊亲情中,温总理圆满结束了对巴基斯坦的访问。
温总理此行的最突出之处在于,给两国关系注入了更为强大的经济元素,尤其是将巴灾后重建作为双方务实合作的最紧迫任务,进一步加大了中国对巴基斯坦追求经济自主与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支持。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13个总值约200亿美元的贸易与商业协议。中方还将向巴“灾民补偿计划”提供1000万美元现汇,并且再提供4亿美元优惠贷款或出口买方信贷。温总理还表示,中方愿与巴方全面推进中巴自贸区建设,多派贸易投资促成团赴巴采购,力争双边年贸易额尽早突破百亿美元大关。此外,双方同意建立两国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和外长定期对话机制,将两国间的高层政治磋商进一步定制化。
自上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尽管世界格局沧海桑田,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对巴关系,中巴关系始终保持发展势头。
长期以来,中巴关系曾主要由军政两大支柱支撑。两国经济关系一直大幅度落后。然而,自新世纪以来,中巴关系中的经济成份日益增多。近年来,巴基斯坦已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的第一大投资目的地,巴在南亚国家中第一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第一个同中国建立了自贸区;中国在海外成立的第一个联合投资公司和第一个海外经济合作区(“海尔工业园区”)也落户巴基斯坦。但时至今日,拥有近15亿人口的中巴两个经济体仍在为双边贸易额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而奋斗。究其原由,巴经济发展自我造血能力不足是主要牵制因素,今夏的特大洪灾进一步损害了巴的经济发展基础。
据联合国估计,洪灾至少给巴造成200亿美元经济损失,相当于巴国内生产总值的12%以上。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巴官员表示,受到这场洪灾直接影响的人数达到2100多万,其中需要紧急食物求助的灾民约有一半,巴正陷入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巴计划委员会表示,巴重建支出将高达300多亿美元,需5年时间完成。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如果巴基斯坦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中巴关系终难免后劲不足的严重困扰。鉴此,温总理此访紧紧把握住巴灾后重建这个抓手,大幅增加对巴经济投入,意义尤其重大。此举在帮助巴加快灾区重建步伐及增强巴经济自主发展能力的同时,必为中巴关系的持久全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积极参与巴基斯坦经济重建也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巴政府及人民的感恩与回馈。长期以来,在国际多边场合,每每在中国最为需要的时候,尤其在诸如涉藏、涉台等重大涉我问题上,巴总是给予中国最为无私、最为真诚的支持。如今,巴深陷发展困境,中国政府和人民有理由与巴政府和人民携手并进,共渡难关,同创美好未来。
温总理此行为明年“中巴友好年”及两国建交6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正式拉开了大幕。未来数年内,随着双方合作重建的不断深化,中巴关系势将实现长足的发展,两国关系将更加牢不可破。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