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落下帷幕。如果说2009年的首轮对话重在彼此熟识、相互试探,双方多少带有某种激情和期待;2010年的第二轮对话在中美关系出现波折的背景下显得成果相对有限,那么第三轮对话则是成效显著,亮点颇多,虽在人权等问题上美方仍有杂音,但总体而言,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正在两国高层设计的轨道上稳步推进,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本轮对话是在中美关系经过2010年紧张博弈复归平静,胡锦涛主席今年年初成功访美,两国元首决定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因此整体气氛较好。对话双方心态更加平和,态度更加务实,期待更加合理,相应地,成果更加充实。经济方面,双方达成新的框架协议,对两国经贸关系未来发展的原则、内涵、路径作了全面规划,并就诸如新能源合作等具体领域进行了细致安排。中国对美方关切的自主创新、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等问题不回避、不对抗,采取建设性姿态;美方则对中方关切的对华高技术出口、对美投资、市场经济地位等问题做了积极表态和承诺。一度热炒的人民币汇率问题未成为对话的焦点,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两国经济对话开始朝平等务实方向发展。
战略对话方面最突出的成果,是彼此战略互信进了一步。美方再次重申支持一个强大、繁荣、成功的中国,支持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并表示不寻求遏制中国;中国则对美国在亚洲的现实存在表示尊重,并期待美国在亚太地区发挥建设性作用。这种战略上的相互保证虽尚停留在口头上,但通过各种对话机制不断重申,也将极大塑造彼此的战略观念,对增进互信大有助益。同时也应看到,前两轮对话中一度较少触及的人权、民主议题这次被美方高调提出,表明在中东变局和美国大选等特殊国际国内背景下,人权问题再次成为中美关系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人权问题上的杂音没有盖过此次对话的两个亮点。一个亮点是在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内,中美首开战略安全对话。中国军方高层首次参与对话,无疑对外释放出一个积极信号,那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愿意同美国军方平等对话、增信释疑,共同维护两军关系平稳健康发展和亚太地区持久和平繁荣。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深度介入,副国防部长弗诺努瓦直接参与对话,表明美国也期待两军关系持续发展。尽管包括对台军售在内的美方妨碍两军交流的诸多障碍尚未清除,但两军的正面、深度接触,就核、太空、网络、海洋等敏感安全问题进行沟通,对于规避风险、探讨合作、建立互信无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另一个亮点是,双方同意尽快展开亚太问题战略磋商。一个时期以来,美方对中国在亚太地区快速发展忧心忡忡,担心主导地位受到冲击,现实利益无法确保;中方则对美国战略重心东移、“重返亚太”也存疑虑。这种战略上的互不信任加之在南海、黄海等敏感地带的潜在冲突,使得中美建立亚太战略稳定框架既有必要性,也有紧迫性。此次对话期间,中美决定就亚太问题进行战略磋商,表明双方有共建和平、稳定、繁荣亚太的决心和意志,无论对中美两国还是亚太地区而言,这无疑是令人鼓舞的消息。当然,对话如何展开,具体成效如何,还有待时间检验。
三轮过后,渐入佳境。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显示,只要两国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彼此完全可以实现互利共赢、携手并进。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研究员)
望海楼:中美对话 渐入佳境
本文关键词:
望海楼
相关阅读
- 美国搞“民主峰会”,惨淡收场是必然的2021-12-13
- 点亮未来世界发展的星空2019-02-15
- 京津冀协同发展5年了2019-01-21
- 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招2018-12-18
- 公方彬:“军队国家化”没有法理基础2014-11-05
- 中美对话凸显三大亮点2013-07-11
- 安倍两张面孔 哪一张是真的2013-06-05
- 把中哥关系推向更高层次2013-06-05
- 中国不会坐视菲律宾胡来2013-06-04
- 习近平美洲之行的三个第一次2013-05-31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聚焦城市现代化建设,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 “馆城融合”让博物馆融入城市生活
- 向“新”做“实”,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动能足
- 重温民族记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美丽中国新图景
- “互惠发展”,勾勒中国外贸亮丽图景
- 贸易额增长超40倍,彰显上合组织经济合作强大韧性与活力
- 壮哉,九三胜利日大阅兵
-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惠及千家万户
- 市民更有获得感,北京公园条例修订草案有规范
精选视频
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学习思想】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在新征程上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样本经验
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发展是百年党史的光辉篇章
党领导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