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就是与时俱进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与时俱进的成果。我们说的这个与时俱进不是一个进化论概念,不是年轻一定比年老好,不是今天一定比昨天好,不是一个时间概念和主观概念。我们说的与时俱进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就是遵循客观规律,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永远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适应社会的变化,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
我们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不断完善,现在由于重大的经济成就和其他各方面的成就,在国际上出现一种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提法。我个人不赞成中国模式的提法,这种提法有点可疑,但中国道路是可以讨论讨论的。对于外国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议论,有一些好的意见我们可以吸收,接受善意的批评和建议。但是要警惕另一种议论,一些外国人讨论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是要取消、淡化社会主义的色彩。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再次重申西化分化的问题。西化是小平同志讲的,他指出西化就是放弃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分化就是分裂,党分裂、国家分裂、民族分裂。有三个国家是历史、现状、前景比较接近的国家:中国、俄罗斯、印度。1991年是苏联土崩瓦解的一年,是苏共内部问题集中爆发的一年,2010年俄罗斯走出了叶利钦低潮时期,是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比较好的一年,但2010年和1991年相比,俄罗斯粮食50%要进口,人均消费减少1/3,牛奶减少1/2,身高缩减1.5厘米,参军青年15%营养不良,失业率25%以上,贫富差距从4:1扩大到41:1,这就是“倒退的成就”。
俄罗斯现在还算是个大国,在国际上还有一定的发言权,这和它国土辽阔、资源丰富有关系,和它是一个核大国有关系,但是它的经济没有什么发展。近几年我没去俄罗斯,只在1999年去了一次,2002年去了一次,俄罗斯基本上没有新的建设,原来什么样就什么样,基本上就是在维持。俄罗斯现在在国际社会上还有发言权,我认为主要是靠苏联的家底,社会主义苏联给它留下一个极其丰厚的家底,就是这么一个国家,20多年不建设,破破烂烂,却依然存在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