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

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对这些问题,我们唯有保持忧患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并在不断创新中加以解决

●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由我们党的性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所决定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决定了我们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骄不躁,奋发进取,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牢固树立忧患意识,要求我们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求我们要有创新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新年第一天,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全党要继续牢牢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始终戒骄戒躁,继续艰苦奋斗,不断开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新局面。年前,在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牢记“两个务必”,自觉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牢固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越是形势好的时候,我们越要有忧患意识,越要居安思危。中央领导再三地突出讲忧患意识,显然具有深刻含义和重大意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但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党的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党要增强忧患意识却是非同寻常的。为什么在这时候特别强调忧患意识呢?就是党的十七大所分析的: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然而,面对新的挑战,我们的一些同志总觉得我们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成绩是突出的,成效是巨大的,张口是所谓的“盛世”,闭口是所谓的世界排名第几,自己看不到不足,更不愿意让别人谈缺点,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淡薄了,改革的动力也不那么大了。实际上,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由我们党的性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所决定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决定了我们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骄不躁,奋发进取,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今天的世界并不安宁,和平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今天各国的发展机遇并不是均等的,发展的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和平与发展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和非传统的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使得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党内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对这些问题,我们唯有保持忧患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并在不断创新中加以解决。

牢固树立忧患意识,要求我们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之一,也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但我们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昂扬锐气,否则,我们的思想就会停滞不前、凝固不变,工作顶多是原样复制、简单重复。要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通过实践深化已有的认识,通过不懈探索进一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规律,把握执政党建设的规律,沉着应对,勇于进取,不断开创新局面。

牢固树立忧患意识,要求我们要有创新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面对着前所未遇的困难和挑战,忧患意识落实到工作上就是创新,就是解放思想。如果不重视创新,就不能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如果不解放思想,就会停滞不前、故步自封。只有转变观念,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这是被大量事实和历史经验证明了的道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面临艰巨繁重的国内建设任务,面对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

牢固树立忧患意识,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不是怨天尤人,无病呻吟,更不是从小团体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只是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而是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诞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自觉以民族兴亡为己任的先进政党。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要坚持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努力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建设也以十七大的召开为标志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历史的经验表明,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是发展顺利的时候,越要增强忧患意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困难有风险。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昂扬锐气,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作出不懈的努力。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