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突出强调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并要求全党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极端重要性。胡锦涛同志的讲话对于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扎扎实实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求真务实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政治品格
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也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应有品格。没有马克思、恩格斯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无产阶级仍然是自在的阶级,共产主义只能是一种空想。站在前人所没有的高处,俯瞰未来的现实世界,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高过同时期其他理论家的地方。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求真务实的民族。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中华民族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但这一过程,也经历了无数的曲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建党初期,由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时间不长,而且党成立不久就投入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因而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上不足,更不懂得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这是当时中国革命和党的建设所以屡遭挫折的重要原因。经过实践的探索,我们党找到了一条解决这个问题的正确途径,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长期以来,我们党正是按照这样的要求,求真务实,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新成就。
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胡锦涛同志强调,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
第一,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做好坚持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翻开中国的历史长卷,不难发现,王朝的兴衰更迭,社会的治乱变迁,无不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其中之一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有没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能不能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任务十分艰巨,这不是靠提几个“口号”,搞几个“工程”就能解决的,需要我们长期艰苦奋斗,在这个问题上全党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第二,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出发,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我们总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所得出的结论。这个规律告诉我们,发展是硬道理,落后就要挨打,不发展就会落后。这个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违反的。只有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它,掌握它,并主动、自觉地运用它来搞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在社会不断前进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才能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进而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第三,从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出发,诚心诚意地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执政地位更要求我们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诚心诚意地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该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但必须牢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
第四,从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出发,在党的建设中求真务实。党的建设首先是一个实践的科学,它源于实践,更需要将理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实践。如果仅仅把党的建设停留在理论状态,停留在研究领域,或者满足于理论的高深,满足于理论的完美,就背离了我们研究问题的初衷。应该承认,同世界其他执政或未执政的政党相比,我们党在理论研究空间的拓展上是十分努力的。党的建设的进一步开拓,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要着眼于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它回答的现实问题越多,解决的现实问题越多,成效就越大。
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求真务实
一个社会能否务实关乎整个社会发展的命运,要使全社会务实,中国共产党必须带头务实,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务实。可喜的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一个鲜明风格就是求真务实。从西柏坡重温“两个务必”到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要求,从深入灾区困难家庭体察民情到帮助农民工追讨工钱,每一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每一个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都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这些都为广大党员干部求真务实作出了榜样。
求真务实包含着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求真,就是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务实,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十分注重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的党,在历史上,它克服了刚成立时理论修养不够的缺点,成功地指导了伟大的中国革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重大关头,党都注意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自己,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历史表明,党在理论上的提高,是党的领导正确性、科学性的根本保证。每一次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都指导和推动了党的各项事业的发展。今天,党的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等在理论上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只有求真务实,坚持理论创新,才能推动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前进。
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党的理论创新的成果必须尽快地贯彻到实践中去。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问题说清楚,人们是很容易掌握和弄明白的。如果老是在理论研究上打圈圈,故弄玄虚,不去实践,这种理论是苍白的,也失去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情况下,必须把理论研究和创新的成果落在实处,以此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扎扎实实地把我们的工作推向前进。
求真务实所要求的这两个方面,都需要广大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作出表率。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从它成立的那天起,就是要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中国人民的彻底解放而奋斗。那种形式主义、“本本主义”、“假大空”的东西,历来是中国共产党人所反对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就是要抓紧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抓紧研究解决群众生活中的紧迫问题,抓紧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拥护什么、反对什么,努力实践,扎实工作,真正做到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